羊城晚报:解决城市交通为何从私车开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8日16:21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作者:岳建国 9月24日,多家报纸都刊登了北京市准备用限制私家车的办法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消息,老实说,我一看心里就不舒服,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车。又看到9月25日《中国青年报》《北京酝酿“限私车”政策民间遇分歧》一文后,几年前就发现的一个问题马上又蹦了出来:在咱们国家,一旦交通上出了问题,车辆管理部门为何总是先拿民间利益开刀? 政府部门要制定一项规定,必须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必须让市民觉得合情合理,这样才容易得到执行,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民间才不会有怨言。要做到这些,不经过深入的调查、不站在中立、公平的立场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北京的私车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据统计已超过公务用车,这可能是北京有关部门想限制私家车的主要理由。但他们却没有去想这样一个问题:公车和私车,谁的出行率更高?谁占用的道路资源更多?谁才是造成交通堵塞的最大原因? 北京有人做过统计,私车数量虽然超过了公车,但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中(除出租车外),公车与私家车的比例大约是4∶1,也就是说,每一辆公车所占用的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三辆私车所占用的资源,因为私家车除了上下班高峰期,平时在路上并不多见。我觉得这个统计是很可信的。私车的主要用途就是上下班,而公车却一天到晚都闲不了。私车还想省点油,公车却没这个概念。按此推理,只有当私车的数量已经达到公车的三倍时,两者占用的道路资源才大体相等。 有了这个对比,任何人都能明白,北京市首先要限制的应该是公车,起码也应是公、私车同时限制,如果不这样做,就显得不公平。让人奇怪的是,北京的车辆管理部门放着限制公车这个既缓解交通压力又能遏制腐败的一举多得的好措施不用,却偏偏要在私车上打主意。 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北京市的这个“灵感”其实是出自于交通管理方面的一个老传统、老思路。以十多年前全国出现的城市“限摩、禁摩”运动为例,当时的城市机动车一是摩托车,二是公务用车(极少有私人汽车),要说污染和堵塞,两者都有责任,但却没有一个城市提出限制公车这个问题;五年前各城市都开展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畅通工程”活动,起初以为是让所有人都畅通,后来才明白,主要是为了让坐在车上的人们畅通,把自行车道给搞窄了,有的干脆被赶到人行道上去;人行道呢,当然就更窄了。和“畅通工程”配套的还有一个“撞了白撞”的土法规,这更是赤裸裸的欺民法规。对于这些人数众多、占用道路资源本来就很少但又被不断剥夺这个问题,没有人替他们考虑。为啥?! 怎样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关部门这些年出台了不少措施和法规,但收效总是不大。我觉得,交通管理部门没有拿占用道路资源最多的群体开刀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应该引起他们认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