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政策失误政府不该如此“含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14:41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杨耕身 上海市政府发言人表示,上海市政府两个月前颁布的限期关闭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小店的决定“并不是强制性的”,从而含蓄地收回了一项新政策。上海数万家小饭店也因此“死里逃生”(据9月29日《南方都市报》)。与上海数万家小饭店的命运差不多,去年底郑州市物价局出台了一个文件,要求餐饮业经营者使用的菜谱中必须标明饭菜主辅料重量规格,此 “含蓄地收回”,是公共政策出现失误或遭到公众质疑之后,相关政策制订者“自找台阶下”的一种方式。首先应当承认,作为政策的制订者,能够“拉下面子”及时收回一些并不合适的政策,是一件好事。比起无论如何也要强行推行政策意志,或者不管不问于政策执行的具体效果等情形,能够及时收回,依然是一种负责任的和维护政策威信的表现。但是,既然是负责任和维护政策权威,政府的相关部门为何不做得更好? 要做得更好,政府就应当力避“含蓄”的态度和做法。从某种角度说,“含蓄”就是含糊其辞的意思,甚至可与“糊弄”等同。在一个透明的政府里面,一旦出现了公共政策失误,则人们有权知道这样的失误是怎样发生的,谁该为这种失误负责,由失误政策造成的各种损失由谁来弥补,等等,政府有责任让民众知晓。但是“含蓄”就可能使人们的知情权被搪塞过去了。公共政策事关政府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公信力,事关公民权利,在这样重大的事情上,岂可含糊其辞?另外,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角度上说,公共政策失误必然使公民接受服务的质量有所降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是否还应该为此向公民道歉?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仅如此,还应明白何以对,何以错,并如何发扬,如何改进,同时还应将这一切告知人民,以便接受监督,这是现代政府应有的胆识与胸襟。因此,无论怎样,公共政策失误后政府的态度不该如此“含蓄”。这不只是政府“知错就改”的一种态度,也是政府能否在失误中记住教训,避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甚至N次的一个外力因素。总是含蓄,总是含糊其辞,总是糊弄,不只是让民众茫然或不满,也只会减轻相关责任人对应负责的感知度,直至对出现公共政策失误不以为然的心理。真的是这样的话,就很可怕了。 在出现公共政策失误后,政府怎样才不“含蓄”?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责任的承担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政府官员不对失误的公共政策承担责任,在操作层次上,政府官员不会有积极性去努力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在集体层次上,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不对称性就会日益强化,弱势群体的利益会越来越失去保护,强势群体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越容易通过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谋取利益。在立宪层次上,公民权利的内涵就会被虚置,公共权力就会失去控制。这是最需要看清的,也是最需要政府做得更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