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新闻:谁吞噬了道歉的勇气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0日20:04 人民网-华东新闻 |
作者:邓建胜 上周末带儿子上公园,发现孩子自9月上幼儿园后,在待人接物方面大有长进。最大的进步,是当他知道自己错后,能大大方方地说“对不起”,并乖乖地改正。 这让我吃惊不小。孩子18个月大就进了托儿所,怕他哭闹,无论是在托儿所还是家中,大家对他都哄得多,宠得多。如今进了幼儿园,不但学的东西多了,要讲的规矩也多了,对新环境中的种种不习惯,孩子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在服从中理解与接受。一向用撒娇、倔强来掩盖自己不是的孩子,现在竟能坦然为自己的缺点道歉,真让我高兴。 然而,在成人世界中,道歉却往往显得很难。 最近,关于江苏高考数学卷的“出错题”,又起波澜。本月5日,12名院士发表联合声明,希望有关方面“应予纠正”。在此之前,这道5分的选择题,受到公众的质疑达5个多月之久。 区区一道数学题让院士们如此“小题大作”,理由是“我要是半途而废了,也会让那些做错事不认错的人产生了抗药性”。在这些院士眼里,如果“是非”得不到“辨别”就不了了之,公众心头的疑问是挥之不去的,从而将导致科学精神、社会正义和诚信被侵蚀。 “错题风波”还未结束,那道题是对是错,终会有个明确的结论,笔者感兴趣的,是院士们对“做错事不认错”可能产生“抗药性”的警醒。 通过新闻报道,时有一些形形色色的冤案错案被暴露出来。让我吃惊的是,因为个别有权机关或个人具有“抗药性”,使得个别错案的当事人无论如何申辩、举证,都难以为自己争得公正的结果。笔者有个做法官的朋友,数年前年轻气盛偏信了原告,导致无辜的被告不但赔了原告200多万元,还获罪入狱。后来法官知道自己判错了,但为了单位的“零错案率”以及可能导致的巨额赔偿责任,迟迟不敢公开承认错误。更有甚者,一些动辄投资成百上千万的“政绩项目”、“形象工程”,当被证明是决策失误、投资失败后,又有多少人为这些项目的上马道歉、“埋单”了呢? 群众利益无小事。而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个别人把“威信”、“面子”问题等小事变成惟我独尊、目空一切的“大事”。何故?没有健全的纠错机制,或者说还没有让犯错者主动道歉、主动纠错的良好氛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高高在上的“衙门作风”还有市场,他们把维持自己的“脸面”和“形象”视为高于一切,似乎认错道歉就有失体统,不惜在事实面前百般狡辩。另一方面,个别人拒不认错,坚持说“不”,以为如此便可万事大吉,逃避责任追究。由此,一些部门和个人产生了“抗药性”。 我想,有错必纠蔚然成风,除了严肃的制度规定,还需要一种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道歉不会成为负担,而是一种能受到鼓励和褒奖的举动。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学会进步。 其实,如何对待工作中的失误和批评,我们有过很好的经验,比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批评与自我批评才会成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剂良药。在这样的氛围中,哪怕是最懦弱的人也有主动道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