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日本“DASH”航天器未能与火箭分离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9日14:36 北京晚报 |
《北京晚报》2002年2月9日报道:“DASH”航天器在火箭升空30分钟后分离,并进入太平洋上空的轨道,17分钟后,“MDS1”卫星同火箭分离,进入南太平洋3600公里上空的预定轨道。按照计划,三天后,“DASH”航天器将释放一个19公斤的太空舱,这个太空舱将在地球轨道中运行,之后按计划回落到非洲东部的撒哈拉沙漠。 但“DASH”航天器同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联系,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地面控制中心仍然未能找到“DASH”航天器的确切位置。当天晚上,宇宙开发事业团的科学家认为,航天器未能从H-2A型火箭上成功分离。在晚些时候,从智利一个地面站得到的数据表明,“DASH”航天器仍然绑在火箭上。截至发稿,地面控制中心仍在调查原因,努力恢复同“DASH”航天器的联系,并设法通过特殊信号,将航天器从火箭上分离开来。 不过,针对国外一些专家对这次发射过程的细节提出的疑问,宇宙开发事业团仍将火箭的发射宣布为成功,并且公布了未来4年中发射11次火箭的长远计划。 登天之路磕磕绊绊 日本第一枚火箭是1994年发射的。这是一枚H2型火箭,是在日本过去的H1型火箭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H1型火箭的研制和发射用了20%的美国技术,而H2型火箭从设计、制造到发射,全部靠的是日本自己的技术力量。因此,H2型火箭被称为日本第一枚纯国产火箭。 H2型火箭上天后,日本宣布其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并随后加快了宇航发展的步伐。但是,此后几年,失败接踵而来。 在1998年2月,一枚H2型火箭升空,但是,尽管卫星成功与火箭分离,但是由于卫星在错误的高度被释放并被送入椭圆形轨道,一颗价值3600万美元的卫星在太空失踪。当时的日本新闻界把这颗卫星描绘成“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太空垃圾”。 1999年11月15日,一枚H2型火箭发射升空后严重偏离轨道,在无法挽救的情况下,地面控制中心通过遥控引爆了价值240亿日元(合2.29亿美元)的火箭及其承载的卫星。H2型火箭发射失败是因为第一级发动机内部的配管破裂,导致气体泄漏,使发动机停止工作的。 2000年2月10日上午10时半,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从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了一枚“M5”4号火箭。该火箭上载有X线“宇宙E”天文卫星。但是在火箭发射42秒钟后,由于3段式火箭中的第一段火箭发生故障,致使被投入比预定目标低的轨道之中的天文卫星失踪,并且根本收不到发自这颗卫星的数据,火箭发射失败。 当年5月,美国卫星制造商休斯航天通信公司宣布终止与日本政府的合同,此后两年,各类大大小小的问题连续发生。H-2A型火箭的发射计划不断向后推迟。登天之路的艰险,日本宇航界气氛低落,外界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太空计划雄心勃勃 日本一直十分重视宇航技术开发,早日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行列,是日本宇航业的梦想。早在1978年,日本就制定了《宇宙开发政策大纲》,此后又进行了几次重大修改,决心大力开发宇宙空间技术,充分开展地球观测、宇宙科学和宇宙环境利用等活动,并积极进行月球探测,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努力成为世界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大国,力争在本世纪初期成为世界宇航大国。 在运载火箭的研究开发方面,日本已经开发出H2、J1和M-V系列火箭。H2型火箭具有将2吨级卫星送入36000公里高空的同步静止轨道,将10吨级卫星送入低轨道的能力,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但发射成本昂贵,一次发射费用高达190亿日元,是欧美国家的2倍。现在,H-2A型火箭技术也日趋成熟。 日本在开发运载、通信、广播等实用卫星火箭的同时,还积极研制发射科学考察卫星、探测器系列的M-V型运载火箭,并计划每年发射一颗中型科学考察卫星,加强对月球等地球周边空间的观测。同时还将同国际宇宙开发团体合作,发射大型科学考察卫星,对太阳和其他行星进行观察,研究太阳系以及宇宙的结构和进化过程。 日本还计划发射“无人宇宙飞船”。发射月球无人探测器和参与国际宇宙空间站建设也是日本宇宙开发的重点之一。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同宇宙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展开月球探测以及利用月球可能性调查,并计划分阶段进行月球表面调查,在技术成熟时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和月球天文台。 可以说,此次发射是对日本现行宇航政策的检验。正因为如此,尽管发射出现些问题,日本宇航界仍然表现出一致的振奋,认为这是日本航天发展的又一重大步骤。下一步,日本宇航界已经瞄准竞争激烈的世界航天市场。 今日专家访谈 挂载着两颗实验卫星、耗资85亿日元制造的H-2A型火箭,其中一颗卫星从火箭升空到今天一直下落不明,没能按计划在7日返回地球,H-2A型火箭使日本航天界又一次蒙羞。日本媒体紧追不舍,大曝日本宇航界权力争夺,官僚腐败。质问到底是谁把日本的耻辱射上天。 日本此次实验失利说明了什么?对日本卫星发射市场的地位有多大影响?日本航天之路怎么走?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今天走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陆国忠。 陆教授说,日本经历战后几十年的航天之路,主要经历了模仿—消化—应用美国技术的轨迹,而暴露了自身航天基础技术理论和基础技术薄弱的先天不足,日本为争夺卫星发射市场,跻身世界宇航大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做后盾,在这方面日本的确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为此,日本雄心勃勃地制定了航天技术十年发展大计,投入大量资金加强美日技术合作,建立自己的卫星情报系统,日本需要日后不断的实践之路,才能取信于商户,也才能在航天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日本航空界的尴尬引发世人更深一层的思考:日本火箭技术的发展对和平的影响。 相关专题:日本间谍卫星发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