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原创]来宾:全力推进西江黄金水道来宾港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2日16:40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记者伍永志

  来宾建市7年以来,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为民办实事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桂中治旱工程进展的情况如何?2010年来宾市的主要工作思路是什么?面对“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作为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城市,来宾市将以怎样的姿态来建设?

  今年“两会”期间,来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秀隆在接受记者联合采访时,围绕以上内容一一进行了解答。

  记者: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请给我们谈谈过去一年来,来宾市深入实施“城建塑市”战略,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怎么样的成绩?

  

   张秀隆:来宾市是从一个县城新建立起来的城市,基础较差,百业待兴。特别是城市建设,起点低、起步慢,全市干部群众对城市建设有迫切的需要和较高的期望。我们把来宾城市的发展定位为:广西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为确保“城建塑市”战略的有效实施,过去一年,我们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应该说,2009年是建市7年来城市建设投入最多、力度最大、速度最快的一年,城市面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首先,我们坚持“富规划、穷建设”的理念抓好规划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城市土地利用面积由原来规划的49平方公里增加到11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空间大幅拓展。

  我们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城建项目,推行市四家班子领导和正副秘书长联系重点城建项目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城建工作,加快推进了桂中水城、红水河三桥、四桥、新火车站、来宾高中、市人民医院新迁、八条城市道路改造、市汽车客运中心等重点城建项目,有序推进了一系列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市区20层以上高楼开工建设38栋,已竣工10栋,大部分已经封顶。

  我们还加大了征地拆迁力度,妥善解决了建市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北二路、西山村等地的拆迁补偿安置难题,完成征地7500亩,储备土地1.15万亩,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保障。

  同时,扎实抓好城乡风貌改造,具有浓郁瑶族特色的金秀县城初具规模,具有壮族土司风格的忻城县城改造正在推进,一批别具一格、别有特色的小城镇逐步形成,南柳高速公路两旁、重要旅游景区周边村屯的风貌改造初见成效。

  这几年,来宾城市建设确实是日新月异,我们衷心地希望大家多到来宾走走、看看,多关注、关心来宾发展,到来宾投资兴业、观光旅游。

   记者:为民办实事已经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请张书记介绍一下来宾市在为民办实事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张秀隆:2009年,我市在认真抓好自治区下达的社会保障惠民工程、教育惠民工程、乡村社会服务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沼气池工程、廉租住房保障工程、茅草房改造工程、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为民办实事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来宾实际,新增具有“来宾特色”的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求乐、求知、求技”文化惠农工程,解决村(居)委行政办公楼问题,解决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周转房问题,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做好公路沿线100个村屯的规划和建设改造工作,帮扶100个村屯完成巷道硬化,帮助1万户经济条件好、积极性较高的农户搞好住房规划建设。

  这些都是我市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实施这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既是我市积极扩大内需、刺激农村投资和消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又是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具体行动,很受群众欢迎,特别是“三求”文化惠农工程,我们仅投入1500元,就撬动了近亿元的投资,其他部分全是农民自筹、社会捐助等,农民都自愿投工投劳,很多场面都十分感人。

  我们下去检查工作的时候,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极大地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这一工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成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一个模板。

  4月9日,全国乡镇农民体育健身试点工作会在我市召开,国家体育总局盛赞我市的做法为“来宾模式”和“来宾经验”。4月2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我市兴宾区小平阳镇牛辽村视察,对“三求”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8月21日,全区村级篮球场建设暨整合村级社会事业项目构建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在全区推广了“来宾经验”。先后有中新社、光明日报、广西日报等近20家主流媒体,也都陆续作了大篇幅的报道。目前,国家文化部已上报国务院,拟在全国推广我市的经验。

  其他的工程,像村(居)委行政办公楼和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周转房建设、万户农民引导建房等,我们都是超额完成了任务,1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在上半年就已经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了。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是真心为民办实事,就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这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必须要不断坚持、不断巩固。因此,今年,我们将继续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在农村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且将在城区开展“12345”惠民工程。

  记者:桂中治旱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请问来宾市做了哪些工作推进这个重大项目的?

  

  张秀隆:桂中治旱,是关系到桂中120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重大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加快推进这一工程尽早立项、开工,我市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千方百计抢抓机遇,全力以赴狠抓落实,项目推进实现重大突破。

  2009年,我们紧紧抓住贾庆林主席、李克强副总理到来宾视察调研的机遇,对桂中治旱工程进行了重点汇报,使领导同志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到推进这一工程的重大意义,随后,我和市长多次带队进京汇报,及时报送请示材料并积极跟进,得到贾庆林、李克强、回良玉等3位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批示,推动这一工程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同时,我们还主动出击,多次到自治区相关部门进行专题汇报,郭声琨、马飚等自治区领导不仅做了重要批示,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协调,使工程立项速度大大缩短。在汇报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扎实推进前期工作。像2001年扩建乐滩水电站,2005年蓄水发电,并建设完成了乐滩水库引水灌区总干渠的主要渠段--上古岭隧洞工程,正在建设的红河渠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这都为桂中治旱工程早开工、早见效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这里,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桂中治旱一期工程国家发改委已经立项,不久将可以开工建设。

  记者: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新的一年里,来宾市的主要工作思路是什么?

  

   张秀隆:2010年是我市完成“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市战胜金融危机,实现从恢复性增长到快速发展的关键之年。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契机,突出发展这个主题,按照实现“五翻番,四突破,三改善,二下降,一提升”的目标要求,稳步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建塑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发展战略,认真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环境建设年”、“全民创业年”活动,重点实施项目大攻坚、工业大推进、城建大会战、民生大改善,加快富裕文明和谐新来宾建设,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广西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现代农业示范城市。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16%,力争突破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政治民主进步、文化欣欣向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的良好局面。

   记者:可以看出,新的一年,来宾市的工作思路非常清楚,目标十分明确,那么您认为当前放在来宾首位要抓的事情是什么?

  

  张秀隆:工业。放在首位的一定是工业。

  去年,金融危机对我们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挺过来了。我们采取非常措施保企业、抓工业,工业增加值从最低谷时负增长12%到实现全年正增长12%,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并保持了十分强劲的回升态势。

  今年,要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抓工业必然是头等大事。而且来宾基础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所以今年我们将把“工业强市”作为重中之重的核心战略来强力推进,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同比增长25%。

  一是开展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坚持以水、电、路、房、校、所六位一体的原则,整体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工业园区的“三通一平”工作,修建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筑巢引凤,力争引进规模以上工业项目50个以上,开工20个以上,竣工投产10个以上。进一步打造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园区。

  二是加大扶持企业力度。做好重点行业和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协调、服务工作,鼓励全民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重点培育1~2个大型工业企业上市。

  三是加速产业培育步伐。在继续巩固原有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铝产业和以蚕茧丝加工为主的农林产品深加工业,优化提升民族中医药、造纸、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支持石材等新兴产业发展。全力抓好中钢广铁集团、银海铝二期、合山发电公司上大压小机组等重大工业企业的发展和重大工业项目的推进。加快锰矿、铜矿、重晶石、铅锌矿等矿产资源的整合,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强工业技改工作。不断加快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确保当年完成技改投资7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

  记者:自治区党委着眼大局,提出了“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作出了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也被纳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城市,来宾市将以怎样的姿态来建设?

  

  张秀隆:我们充分意识到,国务院、自治区下大力气打造西江水道,积极建设西江上游经济带,这对于来宾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遇,是中央、自治区支持来宾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过去的两年,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编制了《来宾市港口总体规划》、《水运通道及沿河产业布局规划纲要》,合山港区新港作业区建设水工部分基本完成,来宾港宾港作业区二期工程列入国家交通运输部建设序列和自治区2009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追加计划。

  今后,我们将全力配合自治区打造好西江黄金水道来宾段,把西江水运通道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快速通道,使之成为来宾经济增长新一极。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是,要进一步加快红水河、柳江、黔江航道建设,全力推进宾港作业区二期工程建设,配套建设兴宾、象州、武宣、合山、忻城等5个区域性地方内河港口以及沿河20多个码头,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建设,把来宾港建设成为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水水联运、公水联运和铁水联运的中转港口和集散平台。同时,还要努力搞好沿江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和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中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真正把来宾建设成为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只有这样,才能与来宾所拥有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相匹配、相适应。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