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遭遇今年入秋以来首次大雾
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大连等地能见度小于200米
气象部门连续发布4个大雾预警信号
从昨日零时到8时,因为纯粹的交通事故,沈阳市急救中心初诊了24次,比平时高出近10倍
为保证全省路面的路畅人安,大雾时段全省高速公路以及各市交警全员上路
晨报讯(记者 杨仑)受弱气压场影响,从昨日凌晨开始,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地区遭遇了入秋以来的首次大雾。
其中,沈阳南部、新民、抚顺、本溪西部、鞍山北部、大连北部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
直至7时许,沈阳街道上的车辆仍只能开着双闪,摸索着前进。
受大雾影响,辽宁境内多条高速公路通行受阻。
昨日7时许,沈大高速公路金州段从大连至沈阳方向发生汽车追尾事故,追尾汽车有十多辆,事故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有十余人受伤,目前伤者都已送往医院救治。
直到昨日12时许,部分地区雾气仍未散去。
气象部门称,随着进入深秋,大雾天气将逐渐增多。
气象部门还表示,大雾天气里,公路、机场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工作,交通运输单位加强调度指挥;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车、船的行进速度,并提醒市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大雾·释疑
这场“突发雾” 提前预测难
晨报讯(记者 王楠)昨日早晨沈城突下大雾,虽然此次大雾持续时间不长,但为市民的出行带来很大影响。
对于此次大雾,10月8日16时显示的全省天气预报并没有对大雾的预报。对此,记者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副台长袁子鹏。
袁副台长表示,10月9日发生的大雾主要集中在辽河流域的沈阳、鞍山、抚顺,“提前十几个小时,对全省的大雾预报还好预测,但区域性的突发大雾则很难。”
“区域性大雾的产生,是由多种气象条件共同配合以及与地理条件相关。”袁副台长介绍,目前雾的监测进行的是适时监测,对于没有形成的雾很难提前预测。在很多城市也同样存在对雾天预报不准的问题。
目前气象部门正在花大力气对雾的成因进行不断分析,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大雾·影响
沈十余架次航班延误
晨报讯(记者 郭蕾)受大雾影响,昨日沈阳10余架次航班延误。
民航东北空管局相关航线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原定早晨最早的航班起飞时间是7时50分,但因天气原因而延误,“大约在9点半,机场的航线起降恢复了正常,此前也未出现旅客的滞留。”
省内多条高速路封闭
据新华社电 昨日在沈阳,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打乱了人们的出行节奏。
在能见度不足百米的道路上,出现了拥堵和车辆剐蹭。
影响最大的是高速公路交通,京沈、沈阳环城、沈阳至丹东、沈阳至吉林、沈阳至四平、盘锦-海城-营口、本溪-辽阳-辽中等多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一度封闭。
大雾·提醒
当心雾毒危害健康
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雾天往往能引发多种疾病。
沈阳气象部门称,随着进入深秋,大雾天气将逐渐增多。本报特提醒市民要当心雾毒对身体的危害。
浓雾天气很容易诱发新、老病人的呼吸道疾病。雾天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是诱发并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因素。哮喘患者会出现喘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发热、吐黄痰等,还有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为防止秋冬季节的雾害,最好在秋冬雾日出门前戴好口罩,防止毒雾由鼻、口侵入肺部。有晨练习惯的市民,遇大雾天气最好取消晨练。
华商晨报记者 纪丽元 蔡敏强 张墨寒 杨晟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