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新浪首页

图文:全师傅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看动车组驾驶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9:36 辽一网-华商晨报
图文:全师傅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看动车组驾驶室
全师傅(右)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登上动车组驾驶室看一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5日上午,退休10多年的全师傅,照常来到了机务段蒸汽机车修理车间,穿起工作服戴好手套,干起既是技术员又是验收员的活。

  今年73岁的全师傅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没离开过蒸汽火车。先是开火车,后是修火车,蒸汽车头上1万多个零部件如何修理、装配,都了如指掌,他还是路局的技术标兵,被大家尊称为“全大车”。

  如今铁路上早看不到蒸汽机车了,只有少数厂矿还有少量的蒸汽机车在运用,维修这些老蒸汽机车的技术已经没几个内行了。和蒸汽机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全大车”,不得不再次“出山”,被聘来做指导修车和质量验收。

  全师傅每天的工作就是抽查修理过的零部件技术参数,解决一些关键的问题。休息时他很少与人闲谈,常常一人默默吸烟,由于学修理蒸汽机车没有前途,工人们也很少向他请教。

  “我们那时候没有数控机床,做什么东西全凭这眼睛和手,就是凭个感觉,至于这感觉怎么样那就看你的水平了。”全师傅说。

  蒸汽机车的动力来自它的高耗能,一般上一个急坡,司炉得要投上几百锹煤来烧水造汽,而真正被利用的热能还不到10%。要维持火车的正常运行,司机常常拎着一个检点锤,这敲敲、那敲敲,到了一定周期火车还得全面检修。修蒸汽火车是个辛苦活,火车上的零部件都是煤灰包裹,再加上车上的各种润滑油,混在一起又黑又脏,当时流传句顺口溜,“远瞅像要饭的,近瞅像拾炭的,仔细一瞅是机务段的。”

  在那个烟囱林立的年代,蒸汽机车牵引着社会工业的发展速度。如今,蒸汽机车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中国的火车也从蒸汽机车走向了动车组,2007年,当动车组驶上钢轨时,火车已从时速24公里提高到了数百公里。

  全师傅一直想登上动车组的驾驶室看看,面对这些白色的车体,再看不到漆黑的油泥和烟尘……也许“火车”这个名字对今日的机车而言已不甚恰当了!

  如今在沈阳这个老牌工业化大都市里,像全师傅这样有技术绝活的人不少,但随着时代发展,他们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尽管这多少有些悲壮,但谁又能挡住时代的车轮呢!

  文/图 本报记者 贾民

幻灯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