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数十万人在此浴血奋战,如今,这里已归于平静。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新浪图片重走这条蜿蜒上千公里的传奇之路,寻找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尊严。

仅适用Chrome、Safari、FireFox、IE9以上浏览器
*其他浏览器可能会出现内容倒置*

它穿过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中国最湍急的河流,它是一条蜿蜒上千公里的传奇之路。中国现代史上,还没有一条道路像滇缅公路这样,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有如此密切的联系。

  • 24拐

    这张著名的老照片“24拐”一直被人们当做滇缅公路的代表。它位于贵州省晴隆县,是滇缅公路的延伸。抗战期间,国际援华物资经滇缅公路运达昆明后,必经“24拐”送达中国抗日战区前线和当时的“陪都”重庆。摄影:陈庆港、李颀拯
    点击左右箭头,浏览图集

  • 昆明

    老照片里是1939年的云南昆明,滇缅公路的起点。如今,已物是人非。考虑到抗日战争中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国民政府于1938年开始修建滇缅公路。从昆明起至缅甸腊戌,与缅甸现有公路、铁路连接,直接贯通至缅甸仰光港。

  • 大理

    当年,一名美国盟军士兵在白塔下修筑工事。1937年底,沿线约20万各族劳工被征集修路,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在云南西南部的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修筑了一条长达1700多公里的公路,仅用时8个月。

  • 惠通桥

    惠通桥不到500米是滇缅公路上著名的“老虎嘴”,这也是中国境内,老滇缅公路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如今还在使用中。

  • 密支那

    老照片中的路牌位于中缅边境,它分别指向密支那、八莫方向。从昆明至缅甸腊戌,滇缅公路长1700多公里,其中600多公里在缅甸境内。从这里开始,滇缅公路大多已经被丛林侵蚀,漫漶不清。

  • 腊戌

    这里是缅甸腊戌车站。当年,大批援华物资先是通过铁路、公路由缅甸南部的港口城市仰光运送到此,然后转上汽车,进入滇甸公路。如今,腊戌火车站,还在使用,每天有两班去往曼德勒的客车,搭载几节货车车厢。

  • 瑞丽

    滇缅公路通车后仅3年,1942年1月缅甸战役爆发。日军企图占领缅甸,切断滇缅公路,迫使中国屈服,并伺机进军印度。1942年3月6日,应英国政府请求,中国组建远征军,辖第5、第6、第66军,共10万余人跨过畹町桥入缅作战。

  • 同古

    从缅甸腊戌到同古,这一路有很多这样的断桥。当地居民说,仰光失守后,英军败退时为了延缓日军追击,把它们都炸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很多地方只能趟河而过。1942年3月19日,第200师发动同古保卫战,与日军苦战12天,歼敌5000余人。

  • 眉苗

    缅甸眉苗花木葱笼,风景秀丽,有“花都”之称,是一座童话般的小镇,曼德勒至腊戌的铁路由此经过。同古会战失利后,蒋介石曾在眉苗召开中国远征军高级将领会议,要求集中主力在平满纳与日军决战,但并未获得盟军有效支持。

  • 曼德勒

    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在曼德勒郊外,伊洛瓦底江边的一条支流上,集结了盟军大量的重型武器。1942年4月,东线作战形势严峻,缅甸盟军统帅部却决定,集结中国方面第5、第6和第66军和英国方面5个师,拟在曼德勒与日军决战。

  • 曼德勒

    1942年4月下旬,盟军下达曼德勒会战令后,日军却转向腊戌、八莫、密支那急进,十余天进占密支那,中国远征军就近回国的退路被完全切断。4月30日,远征军收到命令各自迂回撤退。如今,从高处遥望,曼德勒城平静安祥。

  • 惠通桥

    惠通桥位于云南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东有等子大山头,西有耸入云天的腊勐松山。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并侵占云南省龙陵、腾冲等地。5月5日中午中国守军炸毁惠通桥,退守怒江,日军被迫止步于此。

  • 雷允

    1942年5月,滇缅公路被切断后,中美联合开辟了“驼峰”航线,之后3年,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中国战机无数次降落在云南瑞丽的雷允机场,70多年后,这里成了中缅木材交易中转站。

  • 松山

    坐在怒江边,滔滔洪流中,仿佛依旧可以听到当年士兵们的怒吼。1944年,中国远征军开始反攻。5月11日,第20集团军强渡怒江,于6月底血战至腾冲附近。第11集团军于6月1日渡江,新28师于4日攻克腊猛,进围松山。

  • 松山

    在松山战役初期,敌阵坚固,新28师五攻未克。1944年7月1日由第8军进攻,该军以三个师轮换进攻,连续九次,至9月7日全歼守敌。松山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以战役级投入和牺牲,赢得了战略级目标。2009年年底,龙陵县政府开始普查松山战场遗迹。

  • 腾冲

    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处的叠水河畔,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整个缅甸战役历时三年零三个月,中方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近20万人,完成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这些年,流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先后离世,在世老兵已寥寥无几。他们拒绝加入缅甸国籍,等待着回家,而这场等待却有一生那么漫长。

  • 刘召回,四川省岳池县人,1941年参军,今年96岁的他住在缅甸腊戌郊外一个村子里。上世纪50年代,刘召回携妻带子,躲进腊戌深山。很一段时间,刘召回不敢说起远征军的身份。多年后,他们一家才走出山区,靠刘召回卖苦力为生。摄影:陈庆港、李颀拯
    点击左右箭头,浏览图集

  • 这两枚奖章是老人屋里保存得最干净的物品,刘召回用好几层衣物包裹着。“密支那、八莫、新街、头江、帕敢、瓦城、腾冲、来凤山……都是我们打下来的。”老人家突然有了精神。刘召回1942年出川赴滇抗日,编入36师106团机枪3连。

  • 几十年来,刘召回一直保持着中国身份,但因为教育、就业、外出等诸多不便,他的孩子不得不入了缅甸国籍。刘召回说自己的命大,和自己一起出来参军打仗的都死了,他也曾觉得自己是个战斗英雄,但没想到一切却都随着时间改变了,他期盼着一家人能回中国生活。

  • 如今,刘召回腿脚不行,只能在小屋四周走动。最小的孩子,为了照顾他,在腊戌周围打短工为生。刘召回仍清楚地记得,73年前出征,全县的学生都赶来欢送,他们用竹竿挑着,点燃一串很长很长的大红炮仗,走出很远了,还能听得见炮仗的响声。

  • 林峰,广东梅县人,1942年参军。今年93岁的他住在缅甸曼德勒的市中心的一处平房里。留落到缅甸后,林峰以开洗车厂为生。如今,他已无法站立,生活起居时时需要人照顾。洗车厂也已交给儿子打理。老人坐在一张藤椅中,精神很好,电视里正放着中央台的新闻。

  • 林峰的军旅生涯始于73年前的春天。“香港沦陷了,汕头沦陷了,潮州沦陷了,眼看就到梅县了,好铁要打钉,好汉才当兵,有人招兵,于是我就去了。”不久后他们被中央军事委员会调到昆明中央驻滇干训团受训。林峰说,干训团团长是蒋中正。随后,松山战役开始。

  • 林峰先后育有8个子女,生活在缅甸各处。虽然,他们都已加入缅甸国籍,但老先生一直要求孩子们学中国话,写中国字。2004年,作为远征军代表,林峰参加了云南腾冲县的活动,才再次踏上国土。如今,老人的身体已无法支撑他经常回国。

  • 平日里,两个儿子陪伴在林峰身边,他们以父亲是远征军而骄傲。73年前,林峰考上了中央无线电军事通讯学校。去参军就要留母亲一人在家,林峰觉得有违孝道。但母亲说,国家有难,你若不去从军,也算不孝。临走时林峰对母亲说,最多两年就回家。

  • 李光钿,云南宣威县人,1940年参军。今年93岁的他住在缅甸密支那,离远征军墓地旧址不远的一处小院里,房子由砖和竹棚混合搭成。为了解决孩子们的教育和行动自由问题,李光钿允许后代加入缅甸国籍,但他自己一直不肯加入。

  • 1941年,李光钿任远征军71军28师83团2营82炮排排长,驻守怒江东岸。1944年远征军大反攻时,李光钿负伤后留在龙陵黄草坝军部,日本投降后流落到腾冲、缅甸。李光钿密支那家中的客厅里,挂满了照片,还有中国的字画。李光钿说,家里的布局与中国的老家没有区别。

  • 缅甸把李光细视为中国人,而中国又视他为旅缅华侨。“我是中国人。”这是李光钿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李光钿把简历写在一张纸上,塑封好,他说:“我年纪大了,只能用这个证明自己的身份了。哪怕我回不了中国,我也要让子孙们回去,他们都是中国人。

  • 李光钿曾回国三次,1990年,他和老伴偷偷回来;2009年,在好心人帮助下,他回到宣威老家待了8天;2015年4月,受云南慈善总会邀请“回家看看”。此行,他想举家回国。李光钿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为国家打仗才到的缅甸,我想把家搬回中国,能不能给我们全家落户?”

  • 罗春香,广东梅县人,1939年参军,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远征军的女兵。今年92岁的她住在缅甸曼德勒市中心的一幢两层小楼。屋内虽然拥挤,但卫生弄得很干净。电扇在摇头,老人一个人静静坐在床沿上,她全身浮肿,腰间挂着尿袋。

  • 罗春香先是在驻滇干训团女队受训,后进入了71军军部做文书工作。1942年,罗春香随军撤退走过野人山。1945年抗战胜利后,罗春香结婚,先是住在云南,后在缅甸生活。夫妻俩在曼德勒开了一家照相馆,却因隔壁商铺起火付之一炬。如今,儿子在一楼做摩托车配件生意。

  • 王玉顺,旅缅远征军暨后裔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他父亲王一平一年前去世,也是一位远征军老兵。这些年,他一直在为“老兵回家”奔忙着。他的一个孩子,去年考入中国同济大学学习建筑。他说,他希望孩子能留在中国。虽然,父亲已经过逝,但让后代回家,一直是老人家活着时的心愿。

  • 在曼德勒,王玉顺约了8位远征军后代参加聚会。他们有很多话要说,但目的只有一个:“老兵们为中缅两国人民免受法西斯奴役流过血,希望能给父辈们一个荣誉。”

邵墅凯站在战壕里,望着山坡上的青松。他父亲说当年好多战友都牺牲在这里。邵墅凯很后悔,父亲健在时没多了解他。73年后,他循着父亲的足迹,出发……

  • 邵墅凯的父亲邵继舜,1920年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马畈村。1940年,第5军到义乌招兵,包括邵继舜在内的700多人被录取。离家时,父母及乡亲在村口泪别这批年轻的义乌子弟,这一别成了大多数战士与故乡的永别。摄影:陈庆港、李颀拯
    点击左右箭头,浏览图集

  • 离邵墅凯家不远,有个用大理石和水泥搭起的老房子,这是抗战时期英国驻华领事馆。邵墅凯说,小时候他们常去玩,长大后才知道,墙面上的坑洞就是远征军攻打腾冲时留下的枪眼。父亲随部队转战大半个中国与日军作战。1942年3月,作为远征军的一员,邵继舜进入缅甸作战。

  • “小时候,我们一家走在腾冲的街头,总会感受到邻居们的指指点点。我们兄弟俩很早就不能上学了。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有一个’美蒋特务’的父亲。”邵墅凯说,“关于父亲抗战的东西,很多都在那个年代烧毁了,只留下了几张老的全家福。“

  • 父亲邵继舜于2013年12月在腾冲病逝。虽然父亲活着时,一家人一直生活在一起。但邵墅凯说:“父亲平时不爱说话,而我忙于生计,也难得有空理他。我对自己父亲并不怎么了解。”父亲安葬在腾冲郊外的一片公墓中,在墓碑前,邵墅凯沉默很久,突然放声大哭。

  • 父亲留下的几个笔记本,邵墅凯从来没有去翻过,但多年后无意中一瞥,把邵墅凯吸引住了。“我在六库遇到同村的叔叔邵根泰,当时他是四团驮载连副连长,我不敢冒然就叫,走到他面前看清了胸牌。我一叫,他也应了,我说我的名字,啊!好亲近。这是火线上遇到亲人。”

  • 邵墅凯根据笔记本里的描述,试着去当年发生过战争的战场实地察看。在腾冲国殇墓园,邵墅凯找到了父亲在笔记本里提到的叔叔,邵根泰的墓碑。邵墅凯回忆,父亲说他是被机枪打死的,父亲亲眼看到叔叔倒在战壕里。打扫战场时,是父亲亲手为叔叔整理遗容,埋入土中。

  • 邵墅凯找了几位搞文史研究的人,想弄清楚笔记本里内容的真实性。专家告诉他,笔记本里记录的就是他父亲邵继舜当年的亲身经历。邵墅凯遗憾在父亲活着的时候,没能好好去了解他。在笔记本里,邵墅凯看到了一个充满了血性与英雄气概的军人,而不是他记忆中的沉默老者。

  • 父亲去逝前,为了给他治病邵墅凯花了许多钱,至今还有债务要还。如今,他和妻子开了一间小旅社,艰难维生。这天,妻子在店门前理菜,邵墅凯犹豫了很久,走上前去和她商量:“我想去把爸爸走过的滇缅公路走一遍……”妻子笑了笑:“哦,你去吧!”

  • 缅甸内战不断,滇缅公路很多地段禁止外国人进入的。邵墅凯只能在畹町桥的这头遥看对岸。他只能从瑞丽的另一个口岸进入缅甸。1942年1月缅甸战役爆发。3月6日中国组建远征军,辖第5、第6、第66军,共10万余人跨过畹町桥进入缅作战。当年,父亲随大部队从这里进入缅甸。

  • 2015年5月18日,邵墅凯踏上去往密去那的列车。71年前的同一时期,邵墅凯的父亲随第5军经历了整个密支那战役。战役历时近100天,最终中美联合突击队以伤亡6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3000余人。密支那战役的胜利,盟军首获滇缅战场主动权,稳定了中国抗日大后方。

  • 一个月前,密支那刚刚发生了枪战,政府军和反政府军的交火,空荡荡的村庄,空荡荡的检查站。连续走10公里,见不到一个人,一地碎玻璃,还有墙上那些过去或者是不久前留下的枪眼。这些都让在密支重走父亲路的邵墅凯感到了战争的恐惧。

  • 这是位于密支那郊外唯一被保存下来的中国远征军和盟军的忠魂碑。平日忠魂碑大门紧锁,开门的钥匙由附近一户缅族人保管,有人要来参观或者祭拜时,再请他们来开门。密支那华人只能用这种方式来保护忠魂碑不被反华势力破坏。在忠魂碑前,邵墅凯长跪不起,泣不成声。

  • 1942年4月,第一次远征入缅作战,因为盟军配合不力,战斗失利,日军切断了远征军的归国通道。远征军的将士们选择了一条无比凶险的撤退之路——穿越一片叫做野人山的原始森林。远征军战土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片原始森林竟然是一个异常可怕的“绿色魔窟”!

  • 野人山,一场突来的大雨,把邵墅凯全身淋湿。当晚,他就发了一场烧。邵墅凯父亲所在的第五军5万人越过野人山抵达印度时,只剩下3、4千人。整个中国远征军在第一次入缅作战中牺牲了约1万多人,却有5万人死在了野人山。一位美国二战专家写道:“每一百码死了10到30个人”。

  • 在一片刀耕火种烧焦的土地上,邵墅凯点起香烛,放上一张随身携带的父亲照片,朝着野人山的深处,轻轻说到:“爸,我不知道这儿是不是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但这里是我所能到达的,离你最近的地方……爸,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了……”随后,邵墅凯掩面而泣。

  • 旅程结束,回到腾冲,邵墅凯又去了一次来凤山。父亲邵继舜参加的最后一战就在来凤山,此役解放了腾冲,也是在这儿,他亲手帮牺牲的叔叔收了尸,接着,老人家沉默地度过了后半生……如今这里依旧可以看到交错的战壕,只是里面盛满了五彩落叶,踩上去软绵绵的。

新浪图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策划
摄影/陈庆港、李颀拯 编辑/秦翼 产品/隗硕 设计/王岑 制作/孟德华、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