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1998年6月6日至2000年5月27日,一支由省内外专家、教授组成的考察团,对云南历史上一件神秘而杰出的工程———滇东古长城埂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随后,云南各新闻媒体都作了追踪报道。于是,自2000年8月份以来,滇东古长城便成了云南人街谈巷议的主题。 北京大学课题组于希贤、贾向云教授《滇东古长城埂》称:滇东古长城全长300余公里,跨山越谷,蜿蜒盘桓于马龙、陆良、宜良、石林、弥勒五县的崇山峻岭之中,若以上宽2米、底宽3米、高1.5米这个平均数计算,工程总土石方将达2700万立方米;若以每人每天建造1立方米计算,需要2700万个劳动日;若1万人建造,要7.4年,若1千人建造,将花74年。 这是世纪末的大考古,这是20世纪的伟大发现,这是云南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力的伟大展现。如此巨大的工程,究竟何人、何时、为何事所为?是“城”还是“埂”?是防御工具?还是分界标志?在考察团没有下结论以前,人们以积极的参与意识,根据考察团提供的线索,各自展开想象,努力去推理、解读、破译云南历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正如专家组副组长、云大历史学博士、省历史学会会长林超民教授所说:历史研究中很多都是在解剖一个谜,其魅力还在于解读一个历史悬案。每一次质疑及作出的合理性解释,就向其真理性迈出了一步。质疑“鞑子城”有人把滇东古长城埂的建造推至西汉,认为是西南 的益州郡与东边的牁牂郡的隔界。作为西汉,把全国疆域划为九郡,所谓“九洲方圆”是也。但是造此工程浩大的“界埂”,人为地在兄弟郡县之间设立障碍,作为中央集权的汉朝,允许你这样做吗?更何况,滇东古长城总体走向为南北走向,西面陡直,东面斜缓,明显地是东部防御西部的,那沿途分布的战垒、掩体、古堡、□望哨和烽火台,在长城上写满了战争、戒备,透射出的是厮杀、呐喊和金戈铁马,哪有半点和平共处的气息。如此反叛铁证,百个脑袋百个搬家。 有人认为,滇东古长城埂,是一度据有云南全部、贵州部分的爨氏划分东、西两爨的分界线。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石城(曲靖)作为爨部的首都,滇东古长城正好位于其胸部和腹部。“爨本一姓,为南中望族,始显于蜀,迄晋而盛,统帅建宁郡诸部族,雄视一方”(《新纂云南通志》)。作为因团结而强盛、雄视一方的南中望族,会用战神的利剑在自己的胸膛和肚子上划上这血淋淋的一刀?因分离而被南诏灭亡时,更没有时间再做如此庞大的工程。 有人根据文献中唯一的一条史料,把滇东古长城埂推至北宋和元代。该史料为李元阳《万历通志》:“鞑子城,在州东三十里,夷语曰‘底伯卢’,其城起自曲靖,抵于广西(泸西),绵延三百余里,昔酋长兄弟筑此,以分地界。” 这是一条自相矛盾又不能自圆其说的史料。首先,“酋长兄弟筑了一道鞑子城”,这便十分令人费解。历史上,“南蛮子”、“北鞑子”是分别对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南方乌蛮弟兄筑了一道城,而用北鞑子的名字命名,这便是无法凑合的矛盾。其二曰:酋长兄弟筑此,以分地界。如前所述,滇东古长城,战争的功能是十分明显的,攻守是侧重的,感情的天平是倾斜的。试问,三百里鞑子城沿线,居住着乌蛮弟兄莫弥部(曲靖越州镇)、纳垢部(马龙)、落温部(陆良)、落蒙部(路南),究竟分清了谁与谁的地界?长期居于滇东的东爨乌蛮弟兄,本身就是同宗、同族、同手足,从不以弟为垒、以兄为壑,更不相互并吞,往往是部落发展壮大后,如弟兄分家一样,析出新的部落,分居到邻近的地方去。譬如唐朝时,东爨乌蛮只有七大部落,到北宋时,便析为37个蛮部。仅阿庐部就析为师宗、弥勒、吉输三部。南诏以兵胁迫西爨迁20万户于永昌后,“自曲、靖、石城、升麻、昆川,南至龙和以来,荡然兵荒矣。乌蛮种类稍复振,后徙居西爨故地”(《蛮书卷四》)。如果筑埂为界,划地为牢,还能发展,还能徙之西爨故地?更何况,筑一道充满敌视、猜忌的城埂为界,感情上谁也不会接受。既要花大气力,又生分了弟兄情分,蛮长弟兄会干此得不偿失的蠢事? 那么,“鞑子城”是否为元代被称为“蒙古鞑子”的蒙古人所筑?不知人们注意到没有,北方万里长城,有春秋、战国、秦、汉、明长城,惟独没有元、清长城。作为两个曾被长城阻挡过,如今已破城入主中原,做到南北统一的少数民族,还会对筑长城发生兴趣吗?再者,就算“鞑子城”为其所筑,以昆明为中心而论,东面和西面就该是掉转个头。 当然,这段记录也提供了两条重要线索,李元阳功不可没。其一曰:“昔酋长兄弟所筑。”酋长即蛮长,乌蛮部落首领也。那么,此城当然便是乌蛮弟兄所筑。滇东古长城沿线两大文化积存物:陆良雨补段的“乌蛮女神”石雕像和长城南尽头的弥勒金子洞坡的“彝文古岩画”都在证明着。也许,由于时间相隔太远,岁月的锉刀在“鞑子城”前面锉掉了一个动词,更由于作者在写这段话前没有进行全面的考证,只见树木不见林,因而小看了长城的根本功能。第二条重要线索是,与“北鞑子”有关,如果我们用“正读反解法”或用彝语的倒装句,去掉一个小功能,加上一个大功能,不就变成了“昔酋长兄弟筑此,用以抗击鞑子的长城”?这一改,能改出点味道来吗? 我们将在不断的否定和肯定中艰难地逼近真理。打捞“自杞国”战舰滇东古长城,是滇东历史上最杰出的工程,是云南 所有单体遗址中最浩大的建筑工程,它有着十分丰富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内涵。六百里滇东古长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非有一定实力强大的集团或国家,才有能力统一策划、统一指挥、统一调动千万人民,在同一时间为着同一目的实施这项伟大工程。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说:“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与长城的修筑相伴。”罗教授一句话点醒了我们,拍遍长城,查遍滇东历史,非乌蛮弟兄建立的自杞国莫属。 自札古王国,曾神秘地崛起于滇东大地,又神秘地沉没于历史的浩瀚烟波,断鳞残甲般的文明碎片,只散落于宋人的史书和笔记本中,而在云南,史书不见记载,只留下一知半解的民间传说。也许,最被遗忘的便是最有价值的。正是咬定这个价值观,我才不惜花十余年时间,捡拾文明碎片,打捞王国战舰。 北宋初年,南诏末年,滇东、滇中、滇南居住着三十七个蛮长弟兄部落,史称东爨乌蛮三十七部。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通过其舅爨判的关系,在三十七部的全力支持下,推翻了南诏“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可见,此时东方三十七蛮部的兵力,已经达到完全可以左右云南局势的地步了。“而在此后的二三百年中,大凡云南境内的兵事,三十七部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方国瑜《云南地方史讲义》)。 公元1094年,段思平第十代孙段庆义被权臣杨义贞所弑,杨自称“广安皇帝”,仅四个月,鄯阐(昆明)领主高升泰起兵灭杨氏,复立段庆义之子寿辉为王,不久便废之,又立其弟段正明,高氏权倾于朝,段正明被迫让位于高氏。在三十七蛮部和其他领主的激烈反对下,1096年,高氏不得不把王位归还于段氏,史称“后理国”,然而,军国大权仍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直至后理国终始。 与此同时,具有强烈反抗精神,南诏、大理皆莫能制约的弥勒、师宗二部,乘其内乱,打起了“清君侧”的旗帜,以老本土弥鹿川为根据地,联合了维摩(丘北)、罗雄(罗平)、落温(陆良)、落蒙(石林)等三十七部蛮长弟兄,建立了自杞国。自杞国的势力范围,东至广西红水河,西至阳宗(宜良)、澄江、江川,北抵石城(曲靖),南达红河,从而成为一个雄跨三省区(云南、贵州、广西)、鸡鸣五地州(昆明、玉溪、红河、文山、曲靖)的强大的部落王国。 自杞王国是以三十七蛮部为基础的部落大联盟,故王国实行“部落议会制”。 自杞国历经了150多年,应该有3至6个年号,但仅有一个年号“乾贞”记录在宋人王应麟被称为类书的《玉海》之中,独具慧眼的王老先生为自杞国保存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心脏部件,从而证明了自杞国文明实体的存在。 在经济生活中,自杞国以蓄养战马和贩卖战马为自己的主要经济支柱。自杞国时期,正是中原宋、金严重对立时期,南宋已经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也失去战马的北方来源。自杞国人抓住机遇,以强悍的马队,开辟和捍卫了从昆明至南宁、至宜州的千里南方丝绸之路,从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至公元1257年的百余年里,每年都将数千匹战马输向岳家军和其他抗金队伍之中,从而打破了宋太祖赵匡胤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此外非吾所有也”的神话,创造了云南开放史的空前记录。作为转运站和交通枢纽,自杞国人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沟通和维系了高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频频交流,既为云南的发展作出了十分积极的贡献,又创造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百年辉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也应有其重要地位。 种种文明之举,昭示着自杞王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王国,然而,一次巨大的灾难,这颗滇东的太阳从运行的中天突然滑落;一场意外的横祸,这艘王国战舰在驶向理想的途中神秘沉没。只化作一道彩虹般的密码,锁在滇东的崇山峻岭间,让后人解读。破译“古长城”密码长城,作为战争的常备工具,军事文化的巨大载 体,它的出现,必然有其明确的军事目的和重大的历史背景。中国北方长城,是为了阻挡“三川胡马乱中原”,它的每一次续修、加固,总是在关内关外严重对立、“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时。滇东古长城,则产生于一次世界性的的大地震,产生于“北鞑子”和“南蛮子”即将在滇东高原的激烈碰撞。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蒙古奴隶制政权。为了截断南宋战马的南方来源,获得新的兵源,尽快灭宋,成吉思汗及其儿子们制定了“先下西南,夹击南宋”的大迂回战略。公元1244年,蒙古兵在进攻四川的同时,派出一支军队,从金沙江上游的丽江进攻大理,企图绕道云南直达川南,夹击四川。这次进攻虽被南宋、大理联军击退了,但蒙古骑兵的铁蹄却强烈震撼了这块红色的土地。具有战略远见的自杞国领袖们,深深地感到了来自西北的威胁,看到云南正潜在着一个巨大的危机,准确地判断出与蒙古之战实不可免,只分迟打与早打。于是,立足于早打、恶打、大打的基本点,制定了自杞国防御战略,充分发动自杞国人民,沿着滇东南北走向的山川,科学地设计、严密地部署,并实施了三线防御体系:以马龙、宜良九乡、宜良西部、澄江抚仙湖、江川杞鹿湖为第一线,曲靖、陆良、石林、弥勒西山抵南盘江为第二线,以龙海山山系、圭山山系、西山山系为第三线。第一线和第三线利用自然山水、天险或在要塞建相应的城堡、营盘和长城,第二线为中心防线,仿效万里长城,依山托险,因地就势,避长击短,修筑六百里长城,在战略要地则筑起多重防御工事。于是,南方古长城便和北方古长城共同了:阻挡“三川胡马乱中原”的功能,“鞑子城”不就变成了“抗鞑子城”? 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1253年,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率蒙古军十万,从六盘山出发,潜行山谷两千余里,11月,突然用牛皮革囊渡过金沙江,纳西主不战而降,至12月攻灭大理,并俘获大理王段兴智。灭大理后,忽必烈北回,留兀良合台继续平定自杞国和未降部落。段兴智降蒙后,献上大理地图和征服各地的策略,并组织两万大理军充当前锋,向滇东曾帮助段氏创立三百年基业的三十七部疯狂扑来。自杞国全面抗战开始。 一个残暴的统帅指挥了一场残暴的战争。兀良合台一反忽必烈的“止杀令”,十余万蒙、段联军所过之处,皆实行“三光”政策。一部《元史·兀良合台传》,就是屠夫兀良合台父子残杀滇东人民的罪恶史:“攻合刺章水城,屠之,合刺盖乌蛮也;攻乌蛮所部押赤城(昆明),选骁勇以炮摧其北门,纵火攻之;攻乾得哥城(澄江),环城立炮轰之”,攻半空寨,“杀戳无焦类”;遇赤秃哥军,“追赴临崖尽杀之”;铲突刺蛮三城,常常是“川谷为之一空”! 杀戳越残酷,反抗越强烈。自杞国军民,村自为战,部自为战,英勇顽强地抗击着敌人。昆泽(宜良)军民,依山阻谷,扼守着自杞国第一线阵地,蒙军的多次进攻皆被打退,山谷里横满了敌军的尸体,后兀良合台引军突然离去,三日后突然出现,以“卷面向内,四面进击”战合围,兀良合台与其子阿术又亲自陷阵鏖战,一场血肉大拼搏之后,军民全部壮烈牺牲。攻乾得哥城(澄江),数月难破,后蒙军“环城立炮,以草填堑”,城破,澄江军民与阿术所部搏战城上,与澄江共存亡。第一线的抵抗顽强悲壮,第二线的抵抗悲壮顽强。面对南天长城,蒙军只得改骑兵为步兵,轮番发动进攻。然而,多次冲锋都被飞蝗般的箭矢、擂木打下山来。终日搏斗,连月厮杀,刀缺了,矛断了,长城的活动石就是最称手的武器,城上尸山,城下血海,自杞国勇士冒着炮火,以最大的牺牲给蒙古军以最大耗损。于是,《大史·兀良合部》条《多桑蒙古史》写道:“盖以合刺章(蒙语,乌蛮)战士众多,防守甚力,逐日搏斗,蒙古军不久仅存二万人”。至弥鹿川沦陷后的第二年(1258年),兀良合台只能“率四王骑兵三千,蛮(大理军)万人,破横山寨,辟老苍关,徇宋内地”。长城作证打开一部蒙古军征战史,我们看到,蒙古灭西辽,用 了一年;灭花子刺国,一年;灭西夏,一年;灭大金国,五年;灭大理,两个月;而灭自杞国,则从公元1254年进攻宜良开始,至1257弥鹿川最后沦陷,整整用了三年!而三年里,十万“鞑子”兵和二万大理军绝大部分被滇东的高山大川所埋葬,一支曾飓风般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何曾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 自杞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连元史也不得不承认。在滇东各县志书中,说到这个朝代更换时,均没有“投降”字样,只有中性词“内附”,而师宗、弥勒二部,则是最后的“内附”者,并且是云南最后设置的千户所。在《元史·兀良合台传》、《多桑蒙古史》等记录征讨自杞国各部时,也没有“大惧”、“请降”、“举国降”字样,尚时有赞颂之辞。能够得到对手的敬佩,这才是真的猛士。滇东古长城,请作证,自杞国人无孬种! 今天,当我们在为自杞国文明寻找载体时,滇东古长城从历史的苍海烟波中升腾起来了,披一身闪电,披一身雷鸣,披一身硝烟,披一身血火!虽然遍体麟伤,却高昂着不屈的头颅。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自杞国人是怎样抱着蒙古兵跳下悬崖,是怎样咬下蒙古兵的耳朵,是怎样碰断成吉思汗的弯弓,是怎样砍折蒙古铁骑的马脚,是怎样用血肉之躯筑起滇东长城,捍卫着中原的西南门户! 滇东古长城,自杞国人的形象,云南高原的脊梁。杨永明(滇池晨报)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