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本报讯本月13日,刚刚结束了“中国人文学者南极行”活动的复旦大学史地所所长葛剑雄从南极带回了他的“观点”:“南极不是生态禁区,适度地开发南极包括旅游在内的各类资源是完全可行的。” 谈起这次长达两个月的南极之行,葛剑雄似乎还意犹未尽:“南极这样的地方,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方面的考察,亲身地体会经历会给你留下非常独特的感受和终身难忘的印象。” “对于面积相当于一个半中国的南极来说,在管理和调控下,进行适度的资源开发是完全可行的,”葛剑雄说,这次南极之行更加坚定了他以往深信的一个观点: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存的,适度的开发和利用可能从某一方面促进自然的发展。对于有些人提出保护自然的方式就是不要任何人类涉及,葛剑雄则认为是片面的。正如当初发现南极的过程,如果没有那些为了经济利益而去南极探险的商人,人们不可能这么快地发现南极。 葛剑雄既是一位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专家,也是一位生态环境专家。他一直关注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次他之所以提出可以适度开发南极旅游资源的想法,部分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南极旅游的行程时间较长、费用较为昂贵(5万元人民币左右),同时南极终年为冰雪所覆盖,适合于旅游的夏季仅有短短一两个月,而夏天的最高气温也仅为0℃。葛剑雄说,南极的风是“从一个大冰库里吹出来的”,所以就算开发其旅游资源,由于条件所限,能去的人也不会很多,只要加以适当控制,南极的自然环境是完全不会被破坏的。(记者陈默)
|
![]()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