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鹏 吴雪娟 实习生 刘楠)记者昨日从重庆市教委获悉确切消息,被教育界人士誉为“自1992年课程改革以来的又一次重要改革”的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即将从今年秋季开始在我市北碚、大渡口等地学校展开,对各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也提前于昨日拉开序幕。
据了解,国家教育部于日前组织全国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并制定出了各 学科新的《课程标准》。其中显著的变化表现在初中1—3年级改称义务教育7—9年级;1至9年级的音乐、美术合称艺术;7至8年级的历史和地理合称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合称科学。除了名称的变化外,在课时上也有变化,如语文、数学的课时数稍有减少,而体育、艺术的课时数大有增加,而且首次增设了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综合实践课。此外,学校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安排各科课时,还可以自主开发课程,这使得作为基层教学单位的学校在课时、课程安排上首次有了自主权。
据悉,新课程将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在全国26个省市的36个国家级实验区实施试点,预计将有22万小学一年级学生、8万小学三年级学生及12万初中一年级学生参加此次改革试点。我市的北碚区——国家级实验区进入了首轮实验,该区的1、3、7年级新学生将全部使用新标准教材。此外,我市的大渡口区、巴南区、巴蜀小学和人民小学将作为我市首批省级改革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参加改革试点,在个别学科上推行新教材,试点学生人数超过万人。全市范围内的推广则要在五年之后。
初中改称义务教育7—9年级 音乐、美术合称艺术
历史和地理合称历史与社会 物理、化学、生物合称科学
课程改革三大特点
昨日,市教科所初教部主任陶元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此次课程改革有三个显著特点。
首先是课程的管理不再由国家“一刀切”,首次对课程课时安排提出了弹性范围,具体课时数均由地方教委和学校自主安排。据陶老师介绍,在新课程标准中国家对各主要学科的课时要求都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现的,浮动范围大约在2—3个百分点之间,这无疑给了地方教委和学校较大的自由空间,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定自己的课时。
其次,在基础教材的开发上实现了三级管理。即国家制定统一教材,地方编写地方教材,学校开发校本教材,其中校本教材是首次出现。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国家将制定全国统一的已经压缩了原有课时的教材,剩余的课时数安排学生学习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地方教材的特色是突出地方特点,如我市可以开发以“红岩”为主题的地方教材,而学校更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师资、特色开发教材。这样的好处将使先行教材中的一部分“无用知识”被摈弃,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有变化。陶老师称,考试作为评价体系中最核心的环节将在今后几年内“变脸”,现行的中学升学考试将更加体现知识、素质、能力三个方面,内容中也将增加综合测试项目,以便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记者 梁鹏 吴雪娟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