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台胞自问:假如不拜妈祖...那么我们还是我们吗?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7月23日03:1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邰海)“台湾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台湾文学不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如果说这样的论调在20世纪80年代还只是小声嘟囔的话,那么在李登辉的纵容下,在民进党上台执政后的公开支持下,则已变成大声聒噪。仗着有手握权柄的“同道兄弟”撑腰,一些“台独”分子在文化、教育领域里搞“文化台独”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欲亡人国,必亡人史。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台独”分子,却深谙这句中国古代
智慧之言的精髓。他们编写的教材名为“认识台湾”,但却透着对历史的“不认识”。书中“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等词语难觅其踪,先民从大陆迁移到台筚路蓝缕的开发功绩被武断地抹杀,取而代之的却是对外国殖民者的称颂阿谀。抛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不顾,非得杜撰出短短400年的“台湾史”,“台独分子”这般委屈自己几近“自虐”。

  最近一段时间,台湾一些学校成立了“台湾文学系”、“台湾文学所”,与传统的中文系、所并立。这是“台独”分子所谓“台湾文学不是中国文学”观念的具体实施。台湾文学确有其特色,大陆文坛也有各具特色的“京味小说”、“海派作家”,但至今未见成立“北京文学系”或“上海文学研究所”。“台菜”别具风味也还是要用筷子吃,“台独文学理论家”的“大作”又何尝不是用中国人使用了上千年的方块字写就的。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台湾文化,主要来自中国的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主体是中国文化。如果除去了中国的语言、文字、人名、地名、书籍、媒体、文学、历史、风俗、习惯等,台湾文化还能剩下什么呢?

  尽管“文化台独”贻笑大方,其所谓依据根本不值一驳,但是其危害性却不能忽视。闽南话中有句俗语“先说先赢”,如果放任“台独”分子谬论流传,以讹传讹,也可能让一些台湾同胞“忘记”了自己是中国人,更可能毒害了青少年一代。

  抽刀断水水更流。想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文化脐带,只能是徒劳无功。君不闻台北“孔庙”亲子读诗班中稚子诵读古籍书声朗朗,君不见秦兵马俑展在岛内吸引观者如堵,弥月不减。

  绝大多数台胞是不愿放着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不做,而自我矮化、自我放逐甚至自我迷失的。面对“文化台独”的喧嚣,台胞会这样自问:假如我们不讲闽南语,不写中文,不唱歌仔戏,不拜妈祖、关公,不过春节、中秋与端午,如果我们的族谱只能从“开台祖”开始,台北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是“别国文物”……那么,我们还是我们吗?(完)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时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北京
  • 240元巨成集团电话
  • 大运会广告位招商
  • 1.8元租别墅办公
  • 特惠国内国际机票 济南
  • “心”好,车才好
  • 同创诚征山东代理 上海
  • 特价专线 天天发班
  • 上海房源信息日
  • 唐人音像诚招加盟
  • 交大品牌昂立培训 广东
  • 防人之心不可无
  • 供各种印码喷码机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学者指出,中华文化作为台湾文化的母体不容抹杀 (2001/06/27 10:10)
    张克辉强调,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一部分 (2001/02/24 10:09)
     新浪推荐
    2001年北京高考分数查询即将推出
    新浪教育全新改版--英语、考试、出国、培训
    快来参加新浪网友婚纱靓照大赛!
    中国男篮征战亚锦赛
    联想北京2008年奥运会专题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订阅手机短信笑话 天天笑口常开!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