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谭亦芳,通讯员符惠、江永忠)以前,遇到什么发愁为
难的事,人们习惯于找单位、找领导解决;现在,则开始找社区服务中心排
忧解难。的确,随着近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
成了“社区人”。怎样才能让“社区人”真正安居乐业?广州市在昨日上午
召开的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宣布,将以服务为龙头、信息化为方向,在未来
几年内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社区。
据悉,去年11月,广州市开始以东山区为试点区,以海珠区南华西街
、东山区大塘街等6条街为试点街,进行了社区建设的试点。经过近9个月
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全面推进社区建
设,计划在未来几年内着力构建社区建设新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
系、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资源共享、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
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针对目前社区服务体系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设施简陋等问题提出—
——服务是龙头
家住天河区的岑阿姨两年前退了休,去年底30岁刚出头的女儿又下了
岗,家里一下子多了两个没单位的人,岑阿姨急得心脏病都差点儿犯了。邻
居告诉岑阿姨,有什么难题可以去找社区解决,岑阿姨决定一试。果然,大
到女儿的再就业问题,小到家里换煤气、修电器的“湿碎事”,社区都帮忙
搞掂,“比以前单位还周到”。据统计,广州市目前共有社区服务场地6·
12万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52间,社区服务站1340个,服务网点1
万多个,社区志愿服务者26万人。但由于体制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社区
服务体系还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设施简陋陈旧;老城区与新城区、市区
与郊区之间的水平差异较大;服务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及管理人员素质
偏低等问题。
根据部署,下一步在硬件上,广州市内各区将尽快建设一个面积达10
00平方米左右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各街道按每1000人
口配套15平方米建设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在服务领域上,社区除优先保证
为老年人、弱势群体提供无偿、低偿的福利服务外,还要为全体社区居民提
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开辟再就业门路,建设一批文化、体育、卫生、养老
、托幼等服务设施及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的便民利民服务等。
针对普遍存在着沟通不灵、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不能共享等问题提出—
——信息化是方向
自从街道为家里的电视机加装了一个机顶盒后,南华西街的老住户陈伯
现在多了一项爱好————上网。从街道办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站上,陈伯可
以迅速得知街区新闻和居委会政务公开的内容。生活中遇到挠头的难题,也
可以随时上网求助。据悉,目前广州市已初步建成社区宽带信息网络平台和
社区服务电话呼叫系统平台,开通了社区服务门户网站和近20个街道的社
区服务信息网站。像南华西一样,各试点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多设有大型电
子屏幕或电子触摸屏,让不懂电脑的阿公阿婆也能上网逛逛。然而,与社区
所承担的各项职能相比,尚普遍存在着沟通不灵、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不能
共享的问题。
根据部署,下一步广州市将运用数据化、网络化技术,重点建设好网上
社区管理及服务系统和社区服务热线电话系统,逐步实现市、区、街、居委
会计算机联网和热线电话联动;同时积极推广智能化住宅和住房宽带接入,
让电脑进入千家万户。通过社区信息化建设,还将统筹管理全市养老、失业
、医疗、独生子女等社会帐户,开展网上生活服务、社区教育、购物、劳动
就业咨询、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形成门类齐全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
。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