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无雨,骄阳似火,热辣辣的太阳下,人们在和旱魔争斗。千军万马肩挑手提之中,还有科学抗旱的“身影”。
灌溉需要水,找水有不同方式。沿江各区利用长江干堤建涵闸,抽江水抬高内湖水位,增加内湖蓄水量;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向老天“借水”,弥补降雨不足;修挖塘堰机井,把地下水转为田中水,保证人畜饮水,部分用于灌溉。
据有关部门介绍,目前各种找水方式共增加水量近亿方。
部分地区在旱情到来之前做了抗旱预案。初春时要蓄水还得注意防洪,水位控制至关重要。洪水来了不能受渍,旱情来了又要有水可抽、有水可排,科学预案的制定增强了面对今日旱情的应对能力和可操作性。江夏区今年降雨虽然比去年少十几毫米,但因制定的预案发挥功效,注意了水库和塘堰提前科学蓄水,受旱面积只有去年的75%。
目前,由于旱情的持续发展,武汉市郊农村正加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搞“避灾农业”:“插”改“播”、“水”改“旱”、“粮”改“经”、“旱”改“杂”,红薯、绿豆、荞麦、大蒜和蔬菜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大幅上升。江夏区范湖乡、安山镇、土地堂乡准备加大朝天椒种植面积,并计划推广更多的耐旱型农作物。(见习记者冯欣楠 通讯员王庆军)
大量Motorola手机铃声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