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机制不健全,泄标、串标时有发生
●评标办法不完善
●招投标行为不规范
●合同管理不规范
●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仍没完全打破
●发放施工许可证把关不严
本报讯 省人大常委会即将对广东省整治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进行执法检查
。昨天,省人大常委会听取了省建设厅整治建设市场秩序情况的汇报。省人
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骏出席了会议。笔者获悉,我省建设市场秩序经过整治虽
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存在问题依然不少。
据介绍,今年5月以来,省建设厅贯彻全国、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
秩序工作会议和建设部召开的全国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关会议的精神
,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加强建设市场专项治理的批示,在全省开展了
整治工作。到目前为止,全省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自查自纠
项目总数为4424项,总投资700多亿元,其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项目
105项,违法违规投资额近8亿元。
整治中发现,建筑市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和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方面问
题不少。一是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泄露标底、串标等时有发生。二是评标
办法不完善,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有些地区在施工招标
投标中,在不明确工程量的情况下,采取投造价下浮费率和打分的方法确定
中标单位和中标价。三是招投标行为不规范。比如:在同一次投标中既以总
公司名义,又以分公司名义参加投标;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无独立资质的二级
法人也参加投标;业主推荐投标单位;招标文件发出到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
的截止时间不满足法定时限要求。四是合同管理不规范。存在以分公司签订
无效合同,中标价不作合同价,还要进一步下调一定的百分比才作为最后的
合同价等问题。五是有些地区尚未完全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统一开放
的建设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特别是在县一级,水利、电力、公路等专业工
程项目没有完全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投标。六是发放施工许可证把关
不严。如中山一教学楼工程在无规划许可、无立项情况下,发放了施工许可
证。
整治工作中还发现:“五无”(无规划、无资质设计、无资质施工、无
报建、无质量安全监督)工程专项整治方面,一些地区仍然监管不到位。“
五无”工程多发于乡镇、镇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处理工作进展缓慢。
对此,省建设厅将采取措施,加强监管,突出抓好工程招投标和有形建
筑市场建设。目前全省各地都没有建设市场的专职执法队伍,市场管理仅靠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检查,对建设市场缺乏及时监管,省建设厅拟申
请成立广东省建设市场执法机构,以强化市场稽查职能,提高执法效果。
(段功伟、任宣)
大量Motorola手机铃声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