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今年3月以来,淮河流域平均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减少40%至70%,河道内的蓄水主要是工业企业达标后排放的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田废水。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高锰酸盐、氨氮指数严重超标。
然而,自7月20日起沙颍河上游地区普降暴雨,各闸坝随之开始泄洪,从而使淮河干流形成总量约为1.44亿立方米的污染水体,直逼下游的工业重镇———蚌埠。
8月3日,污染水体“前锋”到达蚌埠;8月6日,污染中心已经汇集在淮河流域最大闸坝———蚌埠闸上游河段。
今年淮河流域的特大污染水体目前正在水利部淮委会的所在地———“珠城”蚌埠。昨日,晨报特派记者沿蚌埠段淮河南岸,自上游向下游作了全程考察。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而如今“一定要让淮河变清”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
蚌埠闸上游船民口渴只吃瓜
船民周师傅被困在蚌埠闸上游已经有半个月了。今年淮河流域大旱,河道水位太低,船只几乎无法航行,他的船还没到蚌埠闸口就再也动弹不得。几天前,他觉得附近的水质出了问题,原先的水还能洗洗衣服,擦个身什么的,而现在不仅河水发绿起泡沫,河里的鱼也开始翻肚皮。现在他们的日常用水不得不到坝上去取,非常不便。
这里滞留着大量来往于皖苏的船民。河水一污染,这么大热天他们口渴不敢喝水,就只能吃西瓜。
有位师傅热情地请记者吃瓜,可是从船舱里抽出西瓜刀就往淮河水里冲洗。看到记者犹豫的眼神,这位大叔摇摇头,先从瓜蒂处切下一小片,然后把刀背在瓜皮上来回磨上好一阵子,看看差不多了再切开西瓜。
没等记者发问,他就先开口说:“记者同志您别见怪,现在这水光冲一冲哪行。我们要先把刀背在瓜皮白囊的地方磨一磨,然后才敢切。”尽管如此,新鲜的瓜甜仍掩饰不住刀的腥味。
蚌埠闸口大爷自己净水喝
今年78岁的熊大爷大半辈子都住在蚌埠闸口,他的家就是停靠在岸边的小船。大爷平时吃喝洗用的水全部直接从淮河取,哪怕污染成现在这样,他仍然坚持使用自己加过明矾、搅拌、过滤后的水。记者亲眼看到大爷舀上一盆污水,然后用自己的净水方式处理,最后倒入大缸里储存起来。尽管如此,这水也浑得厉害。
当记者问为什么不用自来水时,熊大爷的脑袋摇得象拨浪鼓。他说,自来水厂的取水口也在蚌埠闸口,水源都一样。一提起排放污水的厂家,大爷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说:“说实话,要想让淮河的水变清,就不能要这么多造纸厂、造酒厂、化肥厂。这么多污水冲下来,淮河咋能干净呢?”
蚌埠闸下游谢天谢地有井水
宋家滩在蚌埠闸下游不远处,2000多人的小镇里没有自来水管道。记者问一位大爷,他们平时是不是也直接从淮河取水。大爷忙说:“这哪成,淮河污染成这样,谁敢喝?我们这里基本上每家都打一口井,平时用水都从井里打。”于是记者打了一碗井水尝尝,感觉还算清爽。
这位大爷提起河水被污染也是一脸愁容,他说:“蚌埠闸下游就有好多市内工业排污口,所以这儿情况更糟。市内的最大生化厂,本身就是市重点扶植的企业,它再污染你也没办法。有一次我下河去洗脚,一上来发现小腿上全是焦油斑点,洗也洗不掉。”当记者问为什么这里不接自来水时,大爷说自来水费用太高,而且这里打一口井才六、七十元,也不用担心污染。记者临走时,大爷不忘再说一句:“真是谢天谢地有井水啊!”
记者后来了解到,两年前在蚌埠闸下游开始建造蚌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初步建完,不过仍未投入使用。因此市内诸多省市级重点企业的污染处理,仍然是蚌埠闸下游的一大隐患。
污染水体已入江苏
据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淮河目前不会发生污染事故,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均安全,但171家达标企业仍然处于停产限排状态。
国家环保总局赴淮河督查组组长樊元生介绍,1.44亿立方米的污染水体目前已全部下泄。根据淮河流域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总体上淮南水质正逐步好转。目前干流污染水体继续向下游江苏省推进,已进入江苏境内。蚌埠市、江苏省每小时对水质进行监测,密切关注水体变化情况。
为了保证不发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要求严禁关闭蚌埠闸,以保证水量下泄,污染水体尽快流出。截至发稿时止,河南省81家企业,江苏省28家企业,安徽省62家企业被停产限排。晨报特派记者王力为
大量Motorola手机铃声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