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呼兰县济困助学基金会日前在“呼兰教育网”上发表了一封特殊的“家书”,呼唤曾受过基金会帮助的人们,为了让大家庭的弟弟、妹妹能圆大学梦,伸出他们的友爱之手。可是,基金会万般无奈时发出的这份饱含深情的“家书”却如石沉大海,近一个月过去了没有接到任何回信。
据基金会负责人介绍,1996年,在呼兰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社会各界积极捐款, 成立了专帮贫困学生上大学的基金会,当年就资助贫困大学生29人。基金会成立之初收到捐款近80万元,原打算用利息帮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可由于贫困生较多,加之银行利率变化,基金会不得不连续3年动用本金。
据了解,目前该基金会已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288人,资助金额达47.9万元,其中百余名学生已毕业走入社会,很多人找到了相当满意的工作。据信息反馈,他们当中有的在大连买了别墅,把家里的老人接过去居住;有的年薪已达12万元;还有的走出了国门……可是,基金会每年只有在读的大学生放假回来取钱,而没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再回“家”看看。
基金会在网上“家书”中诉说了他们的企盼:“曾经受基金会济助、现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子们,你们家乡的弟弟妹妹,现在有些正重演着你们上大学时‘手捧录取通知书,却泪眼翘盼大学校门’的情景。你们从那时走过,深知此时的心情。你们愿意让你们的弟弟妹妹因贫困而失学吗?你们不愿意为家乡献一点爱心吗?”
另据基金会负责人介绍,为使基金能帮助更多的贫困生,他们正准备出台一个“反哺”规定。(徐建东 丁志强)
 突发新闻、重大事件、百姓关注 尽在头条新闻短信
        奇闻趣事 社会热点 社会新闻短信为生活添姿增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