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材,未必要进“特色班”
尽管目前各中小学的录取工作接近尾声,但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们仍不放过中小学校的校长,死缠硬磨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学校开设的理科、文科、重点等所谓的“特色班”。刚忙完录取工作未及喘气的学校不得不再次展开了筛选工作。
家长如愿以偿了,可是,孩子真有一个美好明天吗?
“特色班”使她一蹶不振
这些“特色班”果真能让进去的学生全都高枕无忧地踏上高等学府的红地毯吗?
两年前,小路以优异的成绩从一所普通的初中踏入了某市重点高中的大门。该校高中部有两个“特色班”,小路虽然考分较高,但离“特色班”的分数要求仍有差距。在父母的周旋下,小路终于进了“特色班”。
但“特色班”竞争相当激烈。第一次考试,就使在初中名列前茅的她名落孙山,排名在班里处于中下水平。接下来的几次考试,小路成绩依旧不理想。更糟糕的是班主任还请小路父母到学校来谈话。小路感到十分没面子,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常常躲进小屋流泪。此后,每次看着考题,小路心就会紧张地狂跳,屡答屡错,哪怕是自己完全有把握的题目。如今,小路的心情异常低落,成绩日益滑坡,她感到“特色班”压抑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其实,类似小路这样情形的学生还有很多。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加之以前一直在荣耀下长大,一旦在“特色班”遭遇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便因一次次失败而从此一蹶不振。
搬走孩子背上的“石头”
格致中学柴志洪校长:
“特色班”的教学要求是按照竞赛进行统筹计划的,只适用在专业上学有余力的学生,那些考虑全面发展的学生没必要尝试。有句话叫“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实”。假使果实太高了,学生跳了一次、二次甚至更多次都没有结果,那挫折感就会油然而生,以至于失去摘果子的兴趣,不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研究室主任赵加成:
如今的中小学生面临压力众多:出于爱心,家长将自己的紧张情绪转嫁给了孩子;教学中,教师在无形中也将自身的工作压力“教授”给了学生。在这些压力之下,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倘若还要听命父母,勉强进入“特色班”,那无疑是在身上多压一块沉重的石头。
特别关照
■ 全方位考虑孩子个性、能力等因素,做到“因材施教”。
■不要将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过多的进行比较,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更多地采取鼓励、帮助的态度。
■教师尽量采取诙谐、幽默的方式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开开心心接受批评。
 突发新闻、重大事件、百姓关注 尽在头条新闻短信
        奇闻趣事 社会热点 社会新闻短信为生活添姿增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