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稿/记者黄俊峰 自8月初黄金饰品价格放开以来,金饰纷纷降价,消费者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然而一家欢喜一家忧,也有人却为金饰价格下跌而暗自神伤,这些人就是两年前高价购买了“千禧金条”的消费者。当初每克110元的金条,现在只有96元甚至更低,一块最轻为50克的金条,不到两年就眼睁睁地看着它掉了700元的价。
想当初,为能买一块千禧金条,上海人在寒冬腊月的深夜冒着严寒排队申购。本报摄 影记者任国强用镜头记录了那时的盛况,据他回忆,为纪念新千年的到来,1999年央行决定发行规格为500克、200克、100克和50克的四种千禧纪念金条。当年12月28日零时52分,上海开始建国以来的首次金条发行,600多根金条仅3个小时就销售一空,还是仅限人手一条。而在27日下午2时许,享有独家经销权的上海南京东路的老凤祥银楼门口,就有市民开始排队,长长的队伍一直延伸了几条马路,其中中老年人居多,也有全家老少齐出动的,为的是集齐数种款式的金条。据悉,在北京、广州等发行金条的城市都出现了抢购热潮。
对消费者狂热的购金行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秦池江曾撰文指出,老百姓买金条的原因无非这几种:纪念、投资、预示着自己成功、给子孙作传家宝。而相当一部分上海人抢购千禧金条的初衷,主要还是作为一种投资渠道。
此一时彼一时,可能绝大数千禧金条的拥有者万没料到,黄金这种在中国人看来最保险的硬通货,竟然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大减价。一位当年购买了金条的消费者苦恼地说,现在金饰品价格放开了,而他手中的金条却被深深地套牢了。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年千禧金条的热销,与其说是消费者看重其独特的纪念意义和珍藏价值,不如说是商家选取了一个良好的时机入市。在诱人的宣传面前,消费者保持一种成熟、理智的消费心态和观念很重要。
 突发新闻、重大事件、百姓关注 尽在头条新闻短信
        奇闻趣事 社会热点 社会新闻短信为生活添姿增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