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行业有个怪现象:一个“媳妇”要找两个“婆婆”。
前不久开业的“今人”装饰公司,既是市室内装饰协会的理事单位,同时又是市建筑装饰协会家装委员会命名的副会长单位。该公司负责人说:我们搞家庭装修,现在都是“双料身份”,两个“婆婆”都不能得罪。
谈及家庭装修双重管理现象,两家管理部门都搬出厚厚一叠相关法规文件,拿出各自说法。
市室内装饰协会认为,“室内装饰”侧重于室内装饰用品的成套供应、环境设计和空间处理及室内用品的陈设布置,省、市政府有关文件已明确规定由市室内装饰行办即市室内装饰协会负责管理。
市建筑装饰协会家装委员会则认为,“室内装饰”属于“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建筑工程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建设部门,因此室内装饰应由建设部门主管。
记者发现,双方矛盾焦点集中在“室内装饰”和“建筑装饰”概念的理解上,但我市尚未明确究竟由哪一家来主管全市的家庭装修。
然而,此种双重管理却暴露出种种弊端:
一、机构重叠,政出多门。不少知名家装公司迫于无奈,两边入会,两边交费,办理两个资质证,年审两次,疲于应付,谁都不敢得罪。
二、多头管理、成本增加。两家管理部门分兵把守,家装公司进入小区施工,还得向两个部门缴纳管理费,增加工程造价,导致不平等交易,最终消费者利益间接受损。在某花园小区,两个部门在此设立的家装监督管理站竟然门对门,一些装饰公司不知该进谁的门。
三、标准不一,行业遭殃。两个部门登记、设计、施工、验收等标准不统一,各有各的“门槛”,为了争夺地盘,甚至不惜降低“身价”扩大会员队伍,对不入会的家装企业管理费就收得多。
据悉,目前我市家装市场尽管“蛋糕”不小,每年工程总额达10余亿元,但装修“正规军”真正吃上的仅有10%,其余全被马路“游击队”瓜分。
一些品牌装修公司颇有微辞:这么多“游击队”谁管过,倒是给“正规军”设下的“关卡”越来越多;两套班子干同一件事,说穿了就是都想把钱装进自己的荷包。结果是:家装公司“优不胜、劣难汰”,管理部门有利可图抢着干、无利可图没人管。这对日益壮大的家装市场极为不利。
有关专家认为,两家管理部门各有优势,理应借助政府精简机构的契机,实现“强强联手”,捏成一个有力的“拳头”,从深层次上解决家装行业归口不清、多头管理的难题,从而真正壮大装修装饰产业。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