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特夫妇在南京江南水泥厂 1937年冬至1938年春,南京栖霞寺挤满了难民
本报讯 9月10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社会学系张连红博士,在认真翻看了本报新近寻找到的41张历史照片后认为,这些照片真实、客观地反映了1937年底至1938年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栖霞寺和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情况。
这41张照片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见证人之一、德籍人士卡尔·京特博士的夫人提供给本报的。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中,提到京特的地方很少,他的全名也不详。去年5月1 2日至今年5月20日,本报记者在采写《寻找辛德贝格》的追踪报道时,了解到京特的全名、生平以及他保护、帮助中国难民的事迹,并首次发表了京特的照片。
今年6月起,本报记者委托一家在德中国企业的经理金存桐寻找京特。金存桐费尽周折,最终在德国友人的帮助下,通过民间途径寻找到京特夫人———艾蒂特·京特女士,并于8月12日与她取得了直接的联系。京特夫人从京特侄女安妮塔·京特女士处拿出了珍藏60多年的历史照片(包括未见史料的丹麦人辛德贝格的照片),并亲自为图片写了说明。
张连红是南京师大“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的常务副主任。他评价说,这些历史照片非常真实,印证了已有的史料和难民口述的真实性,因此其价值超过了文字叙述。以往日军在城外烧杀抢掠的史料,有些是口述,现在有了这些照片的印证,就形成了铁证。
他说,以前公众对南京城里难民区的情况比较清楚,因为若干文化层次较高的外籍人士留下了一些日记、资料,也留下了图片,但是,整个学术界对城郊难民营的情况了解非常少,几乎没有照片。因为形象的东西少,研究人员无法想象更无法形成直观的印象。现在得到的这些图片,使难民营的情形真实直观,填补了一个空白,很有意义。
张连红说,时间跨越60多年,空间跨越几万里,能寻找到这么多照片非常难得和不易。如果中日专家没有掌握这些照片,真实情况就有可能湮灭。(记者 戴袁支)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