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长长的警戒线、四个观景平台、刚刚出土不久的文物……规模宏大的圆明园含经堂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明起对公众开放。这是本市首次将开放式考古形式纳入正式考古规划。被专家们认为是今年规模最大、最有价值的这一考古发掘项目将持续开放,直至发掘结束。
圆明园曾经是北京最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鼎盛时,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 春园和春熙院构成,时称“圆明五园”。此次发掘的含经堂遗址,位于圆明园东部的中央大岛上,占地4.5万平方米,仅主体建筑群址的面积就有2万平方米,曾是长春园中心区规模最大的一组寝宫型建筑景群。它四周山水环抱,风景幽雅,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预备的“归政娱老”之所,也是圆明园数以百计的著名景群中极具特色、收藏丰富、最为重要的宫殿景群之一。然而,这颗璀璨的明珠,却于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抢掠并焚毁,于1900年再次被八国联军洗劫,从此变为一片废墟。
今年4月,市文物研究所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开始了对含经堂的考古发掘,并将“开放”纳入了考古规划。三个月来,已发掘近8000平方米,接近该遗址主体建筑群的三分之一。现含经堂遗址已揭示出中路的淳化轩、蕴真斋,东路的扮戏房、戏台、神心妙达看戏殿和西路的静莲斋、待月楼、理心楼等多组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基址遗迹。开放式考古的时机成熟了。
开放前,记者提前探访了长春园含经堂考古发掘现场。两条警戒线拉出了一条长长的参观安全通道,市文研所考古队的王策领我穿过宫门,登上月台,走过一个个探方——开阔的宫门前曾经是五座大帐,据说香妃的叔叔和哥哥就曾在这里接受乾隆的宴赏;正中的建筑自然是含经堂,光乾隆就曾在这里题咏41次;两侧,藏书的霞翥楼和梵香楼东西对称;登上6米高的观景台,涵光室、渊映斋、淳化轩、大戏台、三友轩、待月楼、静莲斋……含经堂建筑群遗址一览无遗。虽然曾经精美的建筑与园林已不复存在,但那些于泥土中沉默了一个世纪的砖石依然会告诉你很多。再看那戏台下有地井,为什么?原来,地井的四角原本各有一大缸,是最早的音响设施。含经堂东侧的长街是当时最著名的四条买卖街之一,传说每年正月这里要开市三天,由太监扮成商人,在店铺出售各种物品。还有山后的得胜概,民间传说乾隆二十四年游幸此地果林,忽报回疆大捷,帝大喜之下指此地建敞厅,名为得胜概。可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核实,得胜概建于乾隆十二年,比回疆大捷早十几年呢。其实,胜概就是胜况、胜景之意,得胜概是表示一揽含经堂后湖山之美景。
挖出宝贝,是人们通常对考古的期望。含经堂的考古发掘虽然也出土了一些较为珍贵的文物,但比器物更具价值的是建筑遗址的重见天日。这是百年来对圆明园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科学考古,它将为圆明园遗址公园今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最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是我们对历史的挖掘———遗址的规模也让我们依稀看到当年的辉煌。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砖面、建筑构件以及古树都有被烧过的痕迹,那是侵略者的罪证……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助理宗天亮告诉记者,圆明园及含经堂遗址,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我们不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这个课堂将随着考古的进展不断扩展和推进。(记者 赵婷)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