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江苏六合突爆外商投资热潮,一拨一拨的外商涌向六合,一批一批新投资的项目纷纷动工,各个工地一派火红。从5月28日开始到8月底,该县就有200多家外商落户。其中有名列世界500强的美国富财公司、壳牌公司、钻采公司等5家企业,我省的著名企业苏美达今年又追加了1000万元的项目,年底就要开工,产值也将达到1个亿。德国、法国、新加坡、日本以及广东的麦科特上市公司,都把自己的项目落在这里。有的外商老板不仅把自己的项目资金落户六合,而且还引荐、说服自己的朋友把项目资金落户六合。就连10多年前 曾把一个亿的资金落在六合但却石沉大海的新加坡外商章仕金,这次也没有“怕见草绳”,毅然把2.8亿元资金又投入六合。
六合是南京的第一大县,外向型经济是它的“短腿”,二产也不发达。作为“苏南板块”,六合只能称得上是“尾巴”,即使将其放在“苏北板块”,也列不上前茅。前几年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是由于六合人有着致命的弱点。
六合历史悠久,比南京建城还早87年,曾做过地委行署,朱元璋的舅舅出生在六合,炎帝的老丈人也在六合生活过,民歌《好一朵茉莉花》的原创地也在六合。文化底蕴深厚,也往往带来守旧和传统,不求上进。别人是小富即安,六合人对自己过去的评价是“不富也安”。六合百姓常有个说法:“我们不好和苏南比,但我们比沭阳好得多。”六合原26个乡镇,有14个乡镇与安徽的来安、天长交界,六合人到那边去赶集,都是腰挺挺、胸昂昂的:“你们这里老师一年工资才5000多块,我们六合的老师一年拿一万多块。”在新生圩港有不少六合人在那里当搬运工,就这么一点距离,不少人还恋家,乡政府不得不搞了一条渡船,发月票,让大家回家。而面对前来投资的外商,当地人常将其看成“老肥子”,谁都想咬一口。占地补偿,本只需2万元,可他开口就是5万。
如今,外商外资突然对六合大感兴趣,也是因为六合人克服了这个弱点,思想瓶颈有了大突破。如今的六合人把各路前来兴业的外商,都看成是六合现代化的建设者。他们重新审视过去,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眼下各地招商引资时注重打造“政策洼地”,但洼地再洼,总有一个底。在六合采访,听到县委书记、县长时时说的是“政策要好,服务更要好,外商要的就是这两条”,“围墙之内你发展,围墙之外我服务”。县领导说,现在不是你选择外商,而是外商选择你。以情招商,以诚招商,才能留得住,长得大。
去年,一位外商带了8个老板来六合考察,打电话到县里希望提供一辆面包车,得到的回答是:“你们自己的事,自己找车。”气得外商七窍冒烟。现在不同了,只要听说有外商投资,县长会亲自到机场去迎接。新加坡外商章仕金先生1986年在六合投资了一个多亿,石沉大海。这次再把他请来时,他说,过去提了九个问题,一个个都有县政府的朱红大印,但一个也没解决。他把10年前六合县政府对他的承诺,一起道到新的县委书记面前来。县委书记陈维健向他保证:“十年前白纸黑字的东西,我一概承认。马上兑现也不现实,你给我时间。”市五金矿产公司10年前在六合买了一块地,由于投资环境不好,不得不雇个农民帮看地,今年再来时,县里投资了几十万,专门为它修筑了一条通向厂区的水泥路。
六合引进的外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六合来投资的外商大多是服装和玩具企业。六合的干部算了一笔账,一家企业一月发70万元的工资,一年就是800多万元,按人均4000元计算,解决了2000人的劳动力收入,仅10个厂就可解决2万多劳力的安置。他们在鼓励各乡镇发展服装玩具业的同时,把县属的一些国有企业也拿出来与外资嫁接。让老树开新花,老根发新芽。他们说,发展经济就跟家庭一样,破坛子破罐子不摔就无法发展。六合县一家化工企业是个几十年的老厂,亏损了10多年了,他们以100万元卖给了香港一个老板,香港老板投资了1.2个亿,使这个厂转动起来,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甜蜜素生产基地。完全建成后,一年的税收就可以达到1000万多元。
改革开放20年多来,六合谈成外资49.5亿美元,但实际到账只有5800多万美元。这种行与果的巨大差距并不是六合一家,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引进外资时都是采取热热闹闹、“先造势”的方法。今年六合一改过去做法,招商会开过3个月,县委书记就一家家跟踪追问资金到位情况、工程进度。实实在在招商引资使外商看到一个个工地动了起来,投资信心增强,也使干部工作扎实。如今的六合,14个乡镇和一个开发区已成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15条龙。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