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翟伟)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中国正加快步伐。目前中央政府可在24小时内掌握各地发生的重大灾情信息。根据全国自然灾害地域特征建立的8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为紧急救助提供了物质保障。此外,中央和地方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和物资保障灾民吃、穿、住、医等基本的生活。据统计,迄今,中央下拨的救灾款已达300亿元。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理条件复杂,每年都有一些地方发生干旱、洪涝、台风、风雹、地震、低温冷冻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一般年份,2亿多人口受到灾害影响,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左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的发生更趋频繁,造成的损失不断加大,20世纪90年代中国年均受灾人口3.7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
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救灾工作。每遇大灾,中央政府都派出慰问团和工作组,深入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灾民,协助地方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救灾,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救灾工作。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根据灾害预警预报,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将处于威胁下的群众及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1998年特大水灾发生后,及时紧急转移安置1839万人,使因灾死亡人数减少到了4150人,远远小于1931年的14.5万人、1954年的3万多人。
据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介绍,去年下拨中央救灾款达31亿多元,政府救济为22亿多人次解决了因灾缺粮的困难,帮助8亿多人次重建家园,重建倒塌房屋1亿多间,为2亿多人次提供了衣物数十亿件,为10多亿人次治愈了因灾引起的疾病,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此外,1995年后,民政部研制开发了“全国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省、地、县三级灾情远程通讯网络和灾情管理软件,大大提高了灾害信息采集、分析、汇总的工作效率。(完)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