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规划》中提及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交通规划
研究所副所长王峰高级工程师。
以前对天桥美学重视不够,其实天桥的形象往往能反映城市的个性。
记者:目前广州的行人过街设施规划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王峰:广州目前的人行天桥、隧道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部分行人过街设
施不能和道路的新建扩建配套同时进行,这种情况使目前在一些道路上的行
人过街产生了一定的难度。比如广州大道南,它在1998年就已经建成了
,但是其中从客村立交到洛溪桥5公里长的道路没有一座人行天桥,这样周
边10万居民出行就很不方便。
目前广州市的行人过街设施总量是不足的,但同时也有部分现有的行人
过街设施,由于某种原因利用率不高,比如起义路人行隧道、一德路海珠广
场人行天桥等。而天河体育中心中隧道、解放路桂花岗天桥等又给非法摊贩
占用。
以前我们对天桥的美学重视也不够,只要它结构上安全,能解决当时的
问题就可以了。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人行天桥的形象往往能反映城市的个
性、特征,它对城市空间的效果,也起着很大的决定性影响。
老城区和新的CBD附近的行人过街设施要尽可能采用地下通道形式。
记者:这次规划当中要建的地下通道好像比天桥多?
王峰:是这样的,我们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老城区已经建有许多天
桥,而且老城区有许多人文古迹和景观保护区,加上街道及道路空间的狭窄
,这个范围内要尽可能采用隧道形式;在老城区和新的CBD附近的行人过
街设施要尽可能采用地下通道形式,在广州市重要的出入口道路、城市景观
道路,也要尽量采用地下通道形式;目前地铁二号线正在施工,要尽可能地
在地铁口人流集中处设置地下通道,减少行人对地面交通的干扰。
虽然地下通道的成本要贵一些,但为了配合周围景观,从建设国际大都
市的远景目标来说,是值得的。当然,由于受地下管线、地下水位的影响,
有些地方并不适合搞地下通道,只能选择人行天桥。
这次规划体现了两个思想: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人车分离,立体
过街”。
记者:您可以展望一下2010年这些设施建成以后的市民的出行状况
吗?
王峰:这次的规划体现了两个思想:一是“以人为本”,以后行人过街
设施无论是点位选择、外观形式、设计标准还是美学意义,都要符合这个思
想;二是选择行人过街设施的类型时要尽可能的遵循“人车分离,立体过街
”的原则。坚持这两点,才能做到人性化设计。可以想象,市民以后出街就
会有一个更加舒适、轻松、便捷的环境了。
记者:要建成这么庞大的一个工程,大概需要多少投入?
王峰:因为这个规划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我们只能做一个框算,至20
10年要完成163座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大概要投入10个亿。(本报
记者肖小冰 通讯员董福强(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