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环保,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城市的垃圾、工厂的污水、废气等,总感到农村是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怡人的一片净土。然而,笔者在有些乡村工作时看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不自觉地破坏着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农民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主要表现在:
毁林造地不少山区农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承包责任田还要交纳各种税费,而在自己的责任山上毁林造地,就不用交任何费用,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坡度30°以上的耕地要退耕还林,但是,一些农民甚至把坡度60°的山地都毁林种粮了,自认为靠山吃山,岂知这必然导致大量水土流失。
过度放牧在山区农村,大部分农户都养有牛、羊,而目前农村基本上没有草场,稍平坦能长草的地方,都被开垦种粮了,只有高山荒坡上有少量的草,但也无法承载大量的牛、羊食用。过度放牧,使原来有草的地方也寸草不生了。
用药毒鱼近年来,一些地方有人在河流的上游投放“鱼腾精”,致使沿河二三里的大小鱼种、蚂虾、青蛙全被毒死,就连吃了死鱼的鸭、鹅也会被毒死。用“鱼腾精”毒过的水域,至少半年内没有任何鱼类。这严重污染了水源。
滥杀野生动物在不少乡村集镇都有收购野生动物的摊点,个别农民以捕猎野生动物为生,他们无视野生动物保护法,通过多种办法捕杀野生动物,这其中还有大量的国家级保护动物。
过多使用农药化肥一些农民不注意农药化肥的副作用,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岂知过多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地板结,土壤结构恶化,还会使粮食质量降低,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如何有效地遏制农民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笔者认为:
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环境保护对农民群众来说还是个盲区,各级政府及土地、林业、水利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农民的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让农民群众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走生态农业之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否则,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好处,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能是得不偿失,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要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进百家门、交百家友、解百家忧”三百活动中,把环境保护做为宣传的重点,引导农民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二要加强行政管理和科技规划。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把环境保护做为任期目标,切实贯彻执行中央关于退耕还林、保护水土的规定,发展经济不忘保护环境。对群众毁林造地的行为,及早发现,及时制止,对坡度30°以上的耕地,坚持退耕还林。在发展畜牧业时,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实行圈养,既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
三要加大打击力度。我国刑法对破坏环境资源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司法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毁坏林木、污染水源、猎杀保护动物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按照滥伐林木、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狩猎罪,坚持依法打击。对构不成犯罪的,也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土地法、森林法、水资源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办理,遏制破坏环境资源行为。(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检察院苏国俊 徐新毅)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