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选择
6月6日,是个大热天,再过几天,河南省第一监狱就要迎来第16个安全年了。烈日下,这所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全国闻名的“优秀特殊学校”,像往常一样静悄悄,只有大门口的倒计时牌,提醒人们,一个辉煌的目标日益临近。
墙上的大钟指向10点50分,十二监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罪犯王树民突然蹿到正在车间检查服装质量的一名女工背后,猛地搂住她的脖子,顺势将劳动用的剪刀抵住了她的脖子,他想劫持人质脱逃,一场恶性事故眼看就要发生。事情来得太突然了,在现场劳动的十几个服刑人员望着亮闪闪的剪刀,目瞪口呆。只听见一声猛喝:“王树民!放下剪刀!”值班民警王红松从4米远的地方冲向王树民。“都别动!谁过来就捅死谁!”王树民一手紧搂着人质,一手挥舞近一尺长的剪刀。没等罪犯再威胁,王红松已冲到跟前,劈手就去夺剪刀。罪犯急红了眼,攥着剪刀朝王红松的胸部、腹部猛刺,鲜血一滴滴溅在地上,王红松丝毫不松劲,也没松手。在场的其他人员也冲了上来,劫犯被制服,人质安全解救。
恶性事件被及时制止了。浑身是血的王红松被救起,送往医院抢救,鲜血从车间滴洒到监狱大门口百米长的地上。他身中7剪刀,小肠两处贯穿。
当有人问躺在病房里的王红松“冲上去时想些什么”时,他平静地说:“只想夺下剪刀,救出人质”。
“他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王红松迎着剪刀冲了上去,但这并非他在那一刻唯一的选择。假若他先报告领导,或采取政策攻心,或指挥其它人员冲上去……熟悉王红松的人没有谁对这些合情合理的假设感兴趣,“劫持事件,很偶然,但王红松冲上去一点都不偶然,他不会有第二种选择”,他们觉得这才是王红松。
“他会这样做,他就是那样一个人”,就连王红松的妻子也这样说。“7年前,朋友介绍我俩谈对象,我看他少言寡语,觉得这人太木讷,就不想谈下去。想不到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有一天,我们六七个人结伴去爬山,半路上,遇到一帮人想劫同伴的钱,大伙全吓坏了,他却同这伙人打了起来。我心想,这人还真是个男子汉。接着谈下去,又了解到,两年前,他回商丘老家探亲,正好遇上邻居家失火,他冲进大火抱出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最后还背出了孩子的父亲。”
王红松的父母都是优秀的监狱干警,耳濡目染,小时候起,他就想做一个好警察。1995年录用他的河南省第一监狱是个关押重刑犯的地方,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始终没变。好苗适逢好环境。从新手到业务标兵,到改造能手,从连续三年的优秀公务员,到河南监狱系统优秀警官,王红松一点一滴,充实着自己的人生,滋润着追求已久的共产主义信仰。
如今,已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的王红松,仍像以往一样平平静静地工作着。他说:“一切都过去了”。他视生命换来的秩序比荣誉更重要。(本报记者 崔志坚 通讯员 王新春)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