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近出现在广州街头的环保型微生物厕所
本报记者区健妍 通讯员袁效安 曹桂云
今天上午,那些一早就“光顾”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附近一座环保公厕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这里是没有化粪池的———粪便被微生物“吃”掉了,也不接驳冲水管道———冲厕水是循环使用的。像这种具有科技含量的环保厕所,目前全市已经有12座,而且还会继续增加。
一槽水反复使用半年
今天早上,记者花5角钱“光顾”天河体育中心附近的这座新式厕所,确实发现这里的冲厕水是茶色的,与用自来水冲厕大不相同。
据管理人员吕小姐介绍,这座公厕没有进水管和下水道,只是在水槽中加满2.5吨自来水,再利用特殊循环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三次曝气、两次沉淀分离和一次过滤”,然后不断循环再用。蓄水一次可供两厕位循环使用数月甚至半年,与普通公厕比较,节水率高达85%。
据记者观察,这些经循环处理的水虽略为浑浊,却无臭无味。吕小姐说经过检测水质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的标准,不但可用于冲厕,也能用来浇花。她说公厕每次换水,都会排到体育中心的一块草坪上,与附近其它草坪比较,这块草坪的草长得特别青绿可爱。
粪便被微生物消灭掉了
在环保公厕的底座,有一层与便室连成一体的粪便处理池。在这里,粪便受到成千上万的线形好氧性微生物的热烈欢迎,在一阵疯狂吞噬后粪便消失无形。与此同时,处理池还启动杀菌、除臭等程序,使嫌氧性病原菌无法增殖,苍蝇、蚊子也难以孳生。环保专家称,经过如此一番处理,最终残留在厕所内的粪便已少之又少,便池周围的化学耗氧量和生化需气量同时得以控制,即使在炎炎盛夏,也不会有令人不快的气味。
先在人流大的场所多建
据广州市环卫局设施处副处长谭铁钧介绍,这种环保公厕是广州公厕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适用于一些人流量大的街道、公园、体育场馆等。但这种公厕也需要特别的保护,前段时间,位于越秀区的环保公厕就因停电数小时,导致粪便处理池中的微生物大量死亡,环卫部门最后不得不另外花钱新购一批微生物菌。
谭铁均表示,下阶段,环卫部门还将考虑在北京路、上下九等步行街和部分新建小区、新兴社区进一步推广建设环保公厕。
历史上公厕有四次飞跃
据广州市环卫局有关人士介绍,广州公厕曾发生过四次飞跃。
解放初期,广州开始兴建公厕,直至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的公厕除了解决广大市民的如厕问题外,还为农村储粪,成为农作物有机肥重要来源。
80年代以后,广州市政府先后将全市几百所公厕改造为三级化粪池水冲式公厕。
从1996年开始,广州市陆续兴建符合国家部颁标准的一类公厕,公厕逐渐与国际接轨。
1999年至今,广州市每年对外公开征集公厕设计方案,突出兴建有岭南特色的公厕,并开始利用科技成果改造公厕。
本报记者区健妍 摄
------广东新闻港澳新闻尽在广东新闻中心------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