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赵冬梅、记者林艳萍、通讯员冯瑞云)昨天从省妇联
获悉,孩子的心理健康虽已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外国人普遍请心
理医生的方法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许多误区。
由省妇联、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开展的“广东省家庭教育情况问卷调查”
显示,目前家长最关心的依然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占87·7%的家长说学
习是平时交谈与沟通的中心话题 ,成绩好成为家长评价“好孩子”的首要标
准,而“人格健全”、“文明礼貌”等都被排在后面。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向广东省儿童健康心理指导中心咨询的家长中,多
数是发现孩子情绪不稳定、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了学习成绩,他
们才关注起孩子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仍是以孩子的
学习为核心。
省儿童健康心理指导中心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孙玉萍说,家长前
来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促进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方法。因为学习成绩差,一
些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理解和关怀,有的甚至遭到鄙视,家长也觉得脸
上无光。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老师态度比较冷漠,有的家长开家长会也不敢
去。
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大部分家长就认为孩子已经恢复健康,
没有必要再去进行心理康复训练。孙玉萍副教授指出,心理康复实际上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一般起码要6个月到两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巩固效果,不能急
于求成。
心理专家认为,学校教育也要有一个健康的环境,每个学校都要给老师
开设心理教育课,老师除了专业资格证外,还应该有心理健康证,只有老师
心理健康了,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