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有关部门调查了中关村近200家企业,发现优秀的技术人员流失非常严重,其中外埠员工落户北京较难是一大原因,而开放的北京无疑需要外来人才。
8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中规定,长期在本市经营并有较大贡献的私企负责人可以办理北京市常住户口。不久,市人事局也规定,北京用人单位刊登招聘广告时,不必再要求“应聘人员须具有北京市户口”。从10月1日起获得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外地人买车也可以在北京上牌照了。这些消息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有不少人认为这意味着北京户口要松动,但不久人们又从随之出台的具体实施办法中发现,因条件限制,能够享受到这些政策优惠的外来人员为数并不多。
北京需要外来人才
北京目前究竟有多少外来人员,要搞清楚恐怕不太容易。但外地人才无疑为北京这些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报道称北京申奥成功,激增了约200万个就业机会。引进人才也必将成为北京发展经济的重心之一。除上述优惠政策外,近年来市政府还制定了不少吸引外来人才的特殊政策,如开通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绿色通道”、启动“引进人才直通车”等等。
没有户口困难不少
但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能按政策落户北京的外来人员还是少数。而对于个人“积累”尚不多的普通外埠员工来说,没有北京户口,困难还是不少,如:不能买经济适用房,孩子上学要交“借读费”,孩子在京读书却须回原籍高考,录取分数线高。此外,在办理出国、上社会保险、评职称,甚至购买手机等方面都会遇到麻烦。近日中关村IT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普查办公室走访了200家企业,发现优秀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而调查人员听到最多的反映是外埠员工落户北京较难。可见户口问题仍是困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北京户口口子难开
但据市公安局户籍处有关人士介绍,北京现有人口数量对城市管理的压力已经很大。如放开进京户口,北京的住房、交通、教育、供水等方面都会出现更大困难。
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王振华也认为,特大城市人口不能不加控制,因为如果无条件地放开,有可能把西部有限的资金和人才都吸引过来,对西部大开发也不利。
因此看来,北京的户籍制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松动的可能性不大。
淡化户口是问题解决之道
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韩光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以迁入户口的办法吸引人才不可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路只能越走越窄,而从实质上淡化户籍的作用是一条较好的解决之道。应聘求职的人应树立哪儿有机遇就在哪儿创业的观念,用人单位则应五湖四海、惟才是用,而政府管理部门对人才则应海纳百川,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如果有关部门在制定更多的政策时不再以户口划定界限,更多地为外来人才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户籍不再起到制约人才流动、分割人才市场的作用,则户口的作用会最终被淡化,人才的使用也会真正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这对于北京无疑是有益的。晨报记者李阳栏
主持人语:户口并不是门槛
北京,一直被视为“人往高处走”中的“高处”,而“高处”的面积相对有限。于是,长期以来,“北京户口”成了众人向高处跨越的一道门槛。但是从北京市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专家的评述中,却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能否进入北京,是每个公民都有权利选择的自由,而能否在北京“混”下去,这才是“往高处走”的门槛。王小星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