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肇文)“目前在文物古玩市场上销售的收藏品中90%是赝品,而就算是真的文物,也大都是不值钱的大路货。”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而前不久记者两次跟随市文物局执法队检查本市文物市场时,在专家的指点下也发现了不少看似精美、标价昂贵的古玩背后的“猫腻”,比如故意将年代提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
假文物是如何出炉的
据文物修复专家贾文忠先生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假文物主要有瓷器、陶器、木器、玉器、书画、杂项等几类,而每一种假文物背后都有一整套复杂的工艺。
据介绍,目前北京市场上的假瓷器多来源于江西景德镇,大都是按照图录仿古样式生产并通过药水蒸煮、烟熏、打磨、日照、土埋等一系列工艺做旧的。而假陶器主要来自河南,北魏、汉代、隋唐的陶俑,只要图录里有的都可以仿制,连不值钱的空心砖也大量生产,这类假文物成本很低,上当的人也多。假木器主要来自北京周边的河北大厂、香河、易县等地,其中有些是用旧货改造出来的,而大部分是新活做旧,由于木料为新料,这类假古董一般买回家第二年就会开裂。假玉器主要是仿红山文化玉、汉代出土玉、良渚文化玉,大部分来自安徽蚌埠、江苏扬州和徐州以及河南南阳等地,目前仿造最多的是红山文化玉猪龙,一般采用熏、烤、烧、煮、炸、蚀、沁色、酸蚀等工艺做旧。假铜器大部分出自河南、陕西、山西和河北等地,由于工艺复杂而且一般造假者对文物的认识和把握不深,所以假铜器容易看出破绽。国画方面的造假则更难,高仿作品一般都到拍卖行去了,文物市场上很难见到。而杂项中多为民国时期的旧货,不少摊贩通常的做法是将文物的年代故意提前以牟取暴利。
提倡收藏文物复仿制精品
专家建议,收藏者在难以从市场上“淘出真金”的前提下,不妨将目光转向文物复仿制精品。文物复仿制技术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间工艺,其中融会了历史、考古、美术、绘画、色彩、雕塑、冶金和铸造等多项技艺。与目前文物市场上充斥的粗制滥造的假古董相比,文物复仿制精品要求在制作技法上完全达到古人的水平,同时严格按照文物原件复制或仿制,其质地、制作工艺和表面效果应保持原样,不能随意改变和创新,为与原件区别,非展览用复仿制品一般在尺寸上做适当变化,同时标注生产厂家,配上有文物鉴定专家签名的证书。
据了解,目前文物复仿制精品经常被博物馆用来在展览中替代较为珍贵的文物原件,近年来不少博物馆和工艺品公司也开始陆续将文物复仿制精品推向收藏市场,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类藏品将来同样有升值的潜力。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