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十年间水魔掠财逾千亿!在日前结束的全省水利规划设计会议上,水利专家分析日益严峻的广东水利现状时忧心忡忡,呼吁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且务必从规划、设计等前期环节抓起。
洪涝损失今年将达百亿
省三防部门统计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积累的社会经济财富所遭受的洪水风险威胁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广东平均每年洪涝、风灾损失约20亿元,90年代就超过100亿元,而且水害的损失已占近年来各种损失总和的8成。1998年南海丹灶崩堤,才淹了两个半镇,就损失了23亿元。
据统计,1991年-2000年十年间,洪涝灾害已造成的南粤经济损失达1068亿元,光是1994年6、7月西北江特大洪涝就损失264.7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5.85%,影响同年财政收入约17.5亿元;今年台风洪涝灾害的损失也达100多亿元。
令人心惊四个“变”字
水资源的有关技术调查表明:广东水利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小“变”大之外,还面临几大严峻的“变”:河床由浅变深。由于无序过量采沙,造成全省河流河床普遍下切,河段近年普遍下切2-3米,下切最严重的是东江、韩江,特别是东江北干流,最大下切16.1米。河床下切造成深槽迫岸,河堤崩塌,水位下降,抽水建筑物报废,咸潮上溯,航道搁浅,水运交通阻塞。
水源由多变少。以东深供水工程为例,香港从一期年供水16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7亿吨,深圳和东莞沿线水量增加到5亿多吨。湛江西部的干旱仍没解决,北部石灰岩地区的缺水又非常突出,东部又出现了严重的水质性缺水。一方面生活生产需水剧增,另一方面用水极大浪费,为水而争斗的案件呈上升趋势。
水质由净变脏。按省水文局技术调查表明,全省江河水库61个代表站的水质检测成果,水质呈恶化的趋势,污染比较严重的是广州西村,揭阳的枫江、练江,惠州的淡水河,茂名的小东江。61个代表站中水质超标准的占了80%以上。
工程由好变差。全省已建水库6545座,大部分建于20世纪50-60年代,水库防洪标准偏低,加上运行数十年后,质量每况愈下,如229宗大、中型水库中病险水库就有92座;6000多宗小型水库至去年底仍有4000多宗带病运行。水库带病或降低标准运行,严重影响水库兴利效益的发挥,并威胁到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转变思路搞“六大体系”
为什么年年投入修水利,却出现经济发展速度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比例上升呢?专家分析认为,这并非年年修建的水利设施不起作用,而是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对水利提出了日益高严的要求,广东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治水思路。
如何解决好21世纪广东严峻的“水问题”?水利专家指点迷津,必须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广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10-15年间,广东保障水的安全利用的对策是,致力构筑“六大体系”:建立人水协调的防洪除涝、防风暴潮减灾体系;建立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建立高质和谐的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体系;建立统一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健全的水政法规体系;建立创新务实的科技与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本报记者赵燕华、通讯员粤水婷)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