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新闻网 最近,笔者作为千龙新闻网的特约作者赴西藏采访。这块神奇的土地不久前刚刚庆祝了和平解放50周年。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和西藏的实际情况相比,人们对西藏普遍怀有太多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此,笔者希望如下见闻和亲身体验能够勾画出一个更接近本来面目的真西藏。
偏见之一:进藏之难难于上青天
很多人以为进西藏是世界上最艰难的路程。实际上,现在进藏的飞机堪称世界上最舒适的航线之一。
早晨六点四十分,一架宽体空中客车从依然笼罩在夜色中的成都双流机场腾空而起,飞往世界屋脊名城西藏拉萨。31岁的四四0一次航班机长易大其七年前就开始执行进藏飞行任务。他说:“我们的飞行条件改进太大了,不但更加安全,而且舒适性也有了很大进步。”
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西藏曾被国际航空界划为“空中禁区”。新中国成立后,成都至拉萨这条全世界公认飞行技术难度最大的航线得以打通。90年代初,拉萨贡嘎机场全面扩建,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现代化口岸机场。
这座机场现已开通拉萨到成都、重庆、西安和北京等四条国内航线和拉萨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一条国际航线,进出港航班由1964年开通时的每周10班增加到目前每周近30个航班。机场现已累计运送旅客近300万人次、货邮约5万吨,连续30多年安全运行。
执行成都至拉萨飞行任务的是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新引进的空中客车A340-300型宽体(双通道)客机。这是“空客”系列中的最新机型。
易大其说,中国西南航空公司开通进藏航班已经30多年了,刚开始时只能使用中小型飞机,最多只能乘坐90人,而现在每次航班可容纳370人。
易大其介绍,为了能更好地为藏族乘客服务,航班乘务组近期还准备参加藏语班学习。
飞机在世界屋脊上空平稳飞行,地面上的雪山和河流逐渐显出轮廓。临近目的地拉萨,一轮鲜红的朝阳从飞机下面的云海中喷薄而出,乘客发出欣喜的赞叹声。
早上八点半左右,四四0一次航班准点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来自国际助残组织的项目负责人于里安对笔者表达了他对这次航班的满意:“飞机很好,服务也很好。”
偏见之二:拉萨是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
在一家电讯商店内,几个梳着长辫子的藏族小姑娘正在认真地挑选手机。门外,一位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正旁若无人地匍匐而过。
当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来到这个拥有1350多年历史的世界屋脊首府拉萨时,除了能看到巍峨的布达拉宫和著名的大昭寺等依然充满活力的古代建筑,还能看到拉萨饭店、拉萨剧院、西藏体育馆、西藏图书馆、西藏博物馆、证券交易所等带有藏民族风格的现代化楼宇。
来自英国的游客麦克·卡尔森说,尽管这座平均海拔3700米的高原古城始终保留着传统的风貌,但宽阔的街道和川流不息的汽车,又使它到处散发出浓郁的现代气息。
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镇邪建造了大昭寺,这座美丽的宫殿引来了无数朝圣者,渐渐踏出了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一千多年来,这里从早到晚总有数不清的转经者用脚步累积他们的功德。如今,八廓街上转经者依旧,不同的是这里正在发展成拉萨市的旅游、购物中心。
八廓街工商所所长达娃平措介绍说,随着国内外旅游者增多,八廓街的经营者也由八十年代初的百十家,发展到现在的1300多家。这里不仅有国有、集体和个体经营者,还有从尼泊尔等地远道而来的客商。
布达拉宫之后,雄伟的宫殿和白皑皑的雪山倒映在龙王潭里,潭边竖立着的,却是六十多根太阳能路灯。这些路灯白天蓄积太阳能,夜晚便把整个龙王潭公园照得通明。如今,在拉萨这座古老的城市,从机关宿舍楼到居民住宅、寺院屋顶,处处可以见到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这样的现代化设施。
在大昭寺古色古香的僧舍里,参观者经常会听到电话铃的声音。四十年前,寺庙之间互通信息的最快方式是骑马送信。但现在,拉萨平均每四人就拥有一部电话,现代通讯手段给藏民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桥梁。
漫步拉萨街头,随风而来的依然是浓浓的酥油味,但街道两边,四川、陕西、浙江等地客商开设的饭馆已随处可见。在写着藏汉两种文字的店铺里,上海羊毛衫、大连海鲜、广东化妆品和日本家电、法国香水、印度日用百货共陈一室,身著民族服饰的藏人身影,闪现在琳琅满目的现化商品中,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
67岁的拉萨市民克珠多年来一直保持传统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提着酥油灯到寺庙里烧香转经,然后去茶馆喝传统的甜茶,满街的饭馆茶楼、时装店和出租车让他感慨不已。一件破旧的藏袍穿了一年又一年,克珠总也舍不得扔掉。他抱怨说:“女儿最近花了1200元买了一套时装。时下年轻人一件百来块钱的上衣,只穿一季就不穿了,真是可惜!”
偏见之三:世界屋脊遭受污染
读过本世纪初一些探险家有关西藏描写文章的人们,无不对这世界屋脊壮美洁净的蓝天、白云、圣湖留下深刻的印象。
很多年过去了,昔日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公路、工厂、电网等现代文明的成果正在使这片原本贫穷的土地变得富裕和繁荣。但是,在无数游客带到世界各地的照片上,人们看到:世界屋脊,蓝天依然蔚蓝,白云依然洁白,雪山依然壮美,圣湖依然澄清。
西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一位负责人说,作为中国湖泊最多的省区,西藏有1600多个大小湖泊,总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这些湖泊周围没有任何污染,仍处于原生状态,其中最大的纳木措湖和羊卓雍湖虽然人类活动足迹较多,但水质仍达到一级清洁水标准。
他说,西藏现有森林面积717万公顷,其中藏东南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20.84亿立方米,居中国第一位,而且大部分地区处于原生状态,没有遭到人为破坏。
环境部门的检测还表明,西藏的土壤和水域中没有任何人为造成的放射性污染。因高海拔形成的微量天然放射性污染,其危害程度也远远低于安全范围。
西藏自治区一位政府发言人也明确表示,目前西藏主要河流的水质均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他说:“迄今为止,西藏未发生过一起环境污染事故,没有酸雨,更不存在任何人为放射性污染。”
新近结束的一项西藏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结果也表明,西藏没有大的重污染企业,工业污染总体轻微,并不构成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威胁,也不存在工业发展破坏环境的问题。
根据这项调查,在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乡镇工业一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仅有45万吨,其中铅、镉不到10公斤;工业废气11000多万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690吨,工业粉尘2000余吨。这些数据和世界其它地方相比都是相当低的。
西藏自治区环保局的资深专家更是自信地保证说:“西藏永远都将以拥有世界上最纯净的空气和最蔚蓝的天空而自豪。”
在西藏人口和工业最为稠密的首府拉萨,尽管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市区人均绿地面积仍然达到12平方米,其燃料燃烧废气的80%以上都经过净化。环境检测报告表明,拉萨的大气环境仍然保持国家一级标准,是中国污染最轻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水和空气最为洁净的城市之一。
实际上,西藏的环境保护一直得到中国中央政府和当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92年以来,有关部门已经制定颁布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20多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
偏见之四:西藏人生活太苦
在西藏的日子里,笔者曾来到堆龙德庆县东嘎村,就“过去几十年以来生活的变化”随意走访了几位藏民。他们的一致回答是:现在比过去好得多。
群培是通过竞选当选为村长的。“这才是真正人权的体现。”这位十四岁才获得解放的翻身农奴有些激动地说,“听说现在达赖在外面喊,西藏没有人权,西藏要独立,这些话都是假话、空话!因为事实非常清楚,那就是旧社会黑暗,新社会好。达赖要独立就是要回到旧社会,百万翻身农奴绝不赞同。”
对比新旧两个制度,今年五十四岁的群培觉得有天壤之别。他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分得了土地和获得了人身自由,现在自己的愿望能够通过努力一步步实现,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在旧社会,群培家里连牦牛鼻孔那么大的土地都没有。父母整天支差,一天只有一斤四两糌粑的报酬,养家糊口都很困难,每天还要挨打挨骂。“现在给年轻人讲过去的事情,他们都很难理解。”他说,“我拿出过去我穿过的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孩子们都不可想象,仿佛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一场噩梦。”
50岁的村民格列过去是哲蚌寺下面一个庄园的农奴,1958年因为还不起债,他的姑姑带着孩子四个人去逃荒,他的爷爷在此前一年也去逃荒了。“如果不实行民主改革,我家剩下的人也必定是家破人亡。”他感慨地说。
1959年民主改革后,格列一家翻了身,自己可以享用自己的劳动果实,“过上了真正人的生活”。据他介绍,现在他家人均年纯收入三千多元,超过了中国农民的平均水平。家里有电视机、冰箱,还存有够吃五年的粮食。
发生在1959年3月的西藏民主改革结束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使占总人口95%的广大农奴和奴隶获得解放。
作为残疾人,今年49岁的旺堆对新社会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他缺少一只胳膊,父母过去也是哲蚌寺的农奴。他说:“旧社会如果变成残疾人,就无法生活下去,但是现在我也能够和健全人过同样的生活。”
民主改革后,政府帮助他上学识字,后来又安排他当生产队的会计和队长,现在他是村办残疾人福利公司的经理。“现在和过去没法比,好了不知道有多少倍。”他说。
偏见之五:西藏是文化的沙漠
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拉萨这座平均海拔3700米的高原古城,不仅有上海羊毛衫、大连海鲜、广东化妆品、日本家电、法国香水、印度和尼泊尔的日用百货,更有书香处处。
业内人士估计,把大小书店都算上,13万人口的拉萨现在有大约100多家书店。
走进拉萨街头的书店,最新版的《股民必读》、《现代中国人隐私》、《计算机应用》等流行书籍,摆放在显著位置。西藏自治区少儿图书门市部营业员巴桑说:“我们这里卖得最好的书除了学习参考书以外,就是介绍西藏的了。”
在这家大约四十平方米的书店里,介绍西藏的书有整整两个书架,大约三十多种。巴桑说,外地顾客买的比较多的有《走过西藏》、《雪域西藏风情录》、《西藏在述说》、《闯入世界屋脊的人》等。
《走过西藏》的作者马丽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十多年前,几乎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我的散文,但最近四年来,我的书已卖了十几万册,在内地很多城市曾名列畅销书前列。”
她认为,是改革开放和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使西藏题材图书由出版和销售的“冷点”成为“热点”。
位于市中心的八廓街新华书店是拉萨销售业绩最好的书店之一。书店平均日销售额为两千多元,卖得最好的是藏文书籍和介绍西藏的书。一些英文读物,比如英文版描写旧西藏的小说《斋苏府秘闻》,也很受欢迎。
书店里藏文和汉文书籍大约各半。顾客还可以买到《邓小平文选》以及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伟人的挂像。
大昭寺十九岁的喇嘛桑布也是八廓街新华书店的常客。除了购买佛教经典外,他还喜欢《英汉字典》、《英语口语会话》等英语学习书。“我参加了寺里的英语学习班,以更好地向外国人介绍寺庙情况。”
笔者的印象是,和西藏文盲如何多、西藏是文化的沙漠之类的猜测比起来,西藏不仅是文物的天堂,也是文化的绿洲。书店只是西藏文化的一个窗口,实际上,藏民族在历史、文学、艺术、医学、宗教等文化层面的创造和遗产足以成为一个深不可测的海洋。聂依匆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