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繁华大上海的人们,不会知道“煤灾”。煤,又被叫作“黑金子”,它带给人们的是寒夜里的光明和温暖。然而,对于居住在本溪市中心的5400余户居民来说,煤带给他们的是黑暗,是寒冷,是成天担心屋塌人亡的恐惧。
截至今天,因长期过量采煤未能及时回填,辽宁本溪城市中心区近日再度爆发了地面沉陷现象。晨报记者今天抵达时了解到,地面沉陷现象近日开始渐趋稳定。本溪市治理沉陷 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向晨报记者证实,此次较为明显的地面下沉,进一步加剧了该市连续20年来饱受的地陷灾害。由于目前治沉资金尚无从落实,在受灾面积达4.3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5400余户灾民仍将维系着房屋破裂、欲炊无烟的窘状。
地陷再度爆发有先兆
晨报本溪11月1日电 据本溪市煤铁街受灾居民讲述,2001年9月的一天傍晚,一黄姓驾驶员驾驶一辆货运卡车由煤铁街进入该市西南面的南山山麓,在行至盘山公路时,前轮突然整体陷落,随后,卡车车体迅速呈45度倒置于塌陷公路的土坑中,据事故处理方面事后调查,凹陷土坑近2米深,宽约4米。而出事区域正为上世纪80年代已被本溪市治理沉陷办公室勘测确定的煤矿采空区。
此后一个月中,居住在煤铁街的居民不断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骑着的三轮车莫名其妙地出现踩空,种的菜下半截被发现有泥土脱空,居住的房屋出现部分新的裂缝。但这些在不明就里的外地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居民来说,并没引起他们太多的注意,按照他们的话说:“本溪就像一座被架空了的‘空中楼阁’,这打20年前就知道了”。只不过这奇怪的现象此次却那么集中地出现,这令经验“老到”的居民也不由有点儿纳闷,直到10月下旬。
沉陷地感觉像“雷区”
今天一大早,记者便第二次直奔本溪市的溪湖区煤铁街。出租车司机再一次念叨起昨晚带记者“踩点”时说的话:“咱这是本地车呵,知道咋走,要是那外地车,准不定就陷进去了”。
已近零下的寒流席卷着长白山余脉上废旧的矿厂,灰尘扑打着车窗,烟囱中断断续续吐出的几缕灰烟还印证着这座靠“煤”饮誉辽东山城的昔日辉煌。
煤铁街,这条曾经输送过源源不断“黑金子”的道路,如今已没了昔日的繁忙,动辄便是几个陷坑连着排列的“八卦阵”,使得熟门熟路的司机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煤铁街的200余户灾民便蛰居此街旁。
74岁的刘大妈是煤铁街居民中最早发现房子出现新裂缝的住户之一。几个东北小伙把记者领进大妈屋里时,她正望着墙角的一个大口子出神。屋里漆黑一片,几缕阳光硬是从各处的裂缝中挤了进来,交错重叠地照在刘大妈皱巴巴的脸上。记者伸手一摸,天花板上耷拉下来的只是空的灯座,灾民说是“地陷了,电线杆倒了,没电要灯泡作啥?”非但如此,各家的水龙头也连续近两周断了水。灾民们说:“有钱的,去安全区买水,没钱的自个儿上矿上挑水。”
沉陷地感觉像“雷区”
据记者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本溪市区因掏煤挖空造成市区地面缓慢下沉,已给受灾房屋留下了一道道难以愈合的裂痕,而在一月前再次发生、较为严重的地陷灾害中,凡是地基未打到石层上的房屋,更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记者所见受灾房屋的裂缝,遍布其间甚至可以称之为窟窿。记者进到一处危房,还听到有人提醒,说话不要太大声,小心震动太大。记者在地面木板上轻轻跺了一下,发出的声音像熟透的西瓜,灾民警告记者不要用力太大,因地面完全是空的。
一些破损最严重的灾民家中器物早已被搬走一空,余大伯一家几天前就搬出去住了,屋里只剩下一只哺乳期的母狗,带着三只小狗仔住着。他家厨房土灶的一个角塌下去近30-40厘米,家里天棚中有一条裂缝差不多可以伸进一个拳头。
地面沉陷加剧有原因
在连续20年来的地面缓慢下沉中,为何出现此次的加剧现象?记者为此采访了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环境处的姜处长。
他告诉记者,本溪煤田的开采始于1905年,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特别是解放以来,共为国家生产煤炭近1亿吨,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解放前是掠夺式开采,解放以后在“先生产、后生活”的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只采不填,致使已采空的18.7平方公里中有6.5平方公里的地面建筑物遭到破坏。经勘查,采空区地表平均下沉达2米,最深的达3.7米。造成建筑物墙体移位、断裂、房屋倾斜,甚至倒塌,地上和地下的供水、排水、供热、通讯、人防等管网和设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些地区地平标高与太子河河床相等,常年内涝,年年被淹。但本溪市区的下陷因其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历来是缓慢并较为平均的,这也决定了它的地面沉陷会有一个时间过程,当到达一定限度时,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此次发生的地陷情况便由此而引起。
受灾居民企盼搬入新居
据记者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本溪市区因掏煤挖空造成市区地面缓慢下沉,已给受灾房屋留下了一道道难以愈合的裂痕,而在一月前再次发生、较为严重的地陷灾害中,凡是地基未打到石层上的房屋,更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记者所见受灾房屋的裂缝,遍布其间甚至可以称之为窟窿。记者进到一处危房,还听到有人提醒,说话不要太大声,小心震动太大。记者在地面木板上轻轻跺了一下,发出的声音像熟透的西瓜,灾民警告记者不要用力太大,因地面完全是空的。
一些破损最严重的灾民家中器物早已被搬走一空,余大伯一家几天前就搬出去住了,屋里只剩下一只哺乳期的母狗,带着三只小狗仔住着。他家厨房土灶的一个角塌下去近30-40厘米,家里天棚中有一条裂缝差不多可以伸进一个拳头。
来自本溪治沉办的呼声
在本溪市治理沉陷办公室里,身为高级工程师的主任李静军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他说,目前,尚未得到治理的4.3平方公里的区域灾情十分严重,但资金一直是困扰改造的核心问题。国家最近的一次拨款是在1998年,补贴本溪采煤沉陷搬迁资金2亿元,这些钱已在最近建设的小区中几近耗空。今后发生的沉陷治理费用将从每吨煤的1元维简费中解决。然而,本溪的煤炭资源已经“油尽灯枯”,原在本溪市占支柱产业地位之一的煤炭集团公司已经破产,目前,采煤作业已基本停止,而急需解决的4.3平方公里的近6.3亿元治沉资金也就无从落实。据治沉办专家透露,此次进一步加剧的地面沉陷活动虽已趋于稳定,但在4.3平方公里的沉陷区还有11个街委、5440余户居民和14家企事业单位正在苦苦祈盼得到尽快的治理。生活在繁华大上海的人们,不会知道“煤灾”。煤,又被叫作“黑金子”,它带给人们的是寒夜里的光明和温暖。然而,对于居住在本溪市中心的5400余户居民来说,煤带给他们的是黑暗,是寒冷,是成天担心屋塌人亡的恐惧。
截至今天,因长期过量采煤未能及时回填,辽宁本溪城市中心区近日再度爆发了地面沉陷现象。晨报记者今天抵达时了解到,地面沉陷现象近日开始渐趋稳定。本溪市治理沉陷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向晨报记者证实,此次较为明显的地面下沉,进一步加剧了该市连续20年来饱受的地陷灾害。由于目前治沉资金尚无从落实,在受灾面积达4.3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5400余户灾民仍将维系着房屋破裂、欲炊无烟的窘状。
新闻背景
本溪市行政地界划为4个区,其中以溪湖区地面沉陷最为严重,其受灾面积占整个市区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
记者在该区兜了一圈发现,竟然没有一幢高度超过10层以上的建筑。当地居民告知,溪湖区整体就坐落在煤层采空区上,根本无法负担高层建筑。因而20年来,在该区建设上几乎有了一条不成文的约定———拒绝高层。记者在该区彩屯街、先进街等另外几处地陷严重居住区看到,与煤铁街一样,一律是清一色的平房。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