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日报报道:本报讯 (记者张奕 通讯员陆建军) 延安路、华山路一带,是上海一个具有独特风景的高档宾馆区。最近,这个区域附近的社区里弄正发生悄悄变化:300多米长的常熟路113弄全部实现破墙透绿,弄口新增的“绿化小品”成了居民休憩的好去处。今年以来,本市城市管理加快实行“两个延伸”,即由市中心向中心城以外的地区延伸,由景观地区向社区延伸,大街小巷呈现一派全新面貌。
经过近十年建设,上海中心区的城市面貌和区域功能塑造得到很大提高。共有1万多家单位和68万户居民迁出市中心,近200万居民迁到内外环之间地区,城市生产力结构调整也逐渐由“内”向“外”。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上海一方面大力兴建新城,加快“东西南北中”五大产业基地的建设,构筑内外环之间“一环十三射”骨架道路;另一方面,从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入手,在市郊结合部加强管理和整治力度。
据了解,今年以来,位于市郊结合部的淞沪路、三门支路和龙华机场地区的市容环境、道路状况已取得明显改善,沪宁、沪杭铁路沿线的绿化建设和白色污染治理工作也有了较大改观。在全市市容整治中,闵行、嘉定、浦东新区等6个区共有319块广告牌得到整治,占全市广告牌整治总量的14%。而崇明、南汇等区县的80个乡镇在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后,原先生活垃圾无序管理的状态也一去不复返。
城市管理要实现延伸,归根结底在于提高百姓生活质量,让市民生活感到方便。因此,城市管理由景观地区向社区延伸的重点,落在把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心下移到社区,实现由点到面、条块结合的辐射。据统计,本市目前已建成完整街坊68个,1500幢平改坡工程完成90%以上。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的同时,总量达2万米的破墙透绿工程,拉近了社区与城市景观道路的距离,增添了市民的生活情趣。市中心积水点的深入改造,又让石门路、瑞金路等10余个地段的居民,告别了雨天趟水的境遇。此外,市区30座小型生活垃圾压缩收集站的建设,小型燃煤锅炉和清洁能源的改造,赢得了市民的交口称赞。
城市管理不断深入延伸的背后,是长效管理机制的支撑。目前,本市依法管理、市场化运作、市民参与、科技创新“四大机制”已成为城市管理的“助推器”。今年以来,市政、绿化、市容环卫、房地资源等部门,相继对户外广告设置等环境整治项目,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标准。专业部门还在抓紧研究有关架空线入地、建筑立面综合整治的法规规章,在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过程中,解决专业管理与综合执法的衔接配套。有关人士表示,城市“两个延伸”的开展,表明本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开始向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渗透,它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水平。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