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晚7时25分,WTO多哈会议组委会工作人员将精心制作的记者证交给本报两位特派记者。工作人员在握手欢迎本报记者前来采访时说:“你们是第一批到达多哈的中国记者!”
北京时间昨晚10时25分,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本报记者抵达新加坡樟宜机场。随即于今天凌晨3时转机前往阿联酋港口城市迪拜,上午10时零5分到达后,于下午3时整再次转机 前往多哈。今天下午3时45分,记者终于到达多哈机场。此时,距我们从北京起飞已整整24个小时,空中飞行距离超过1.2万公里。起飞时北京还是雪花飘零,然而一路气温不断升高,到达多哈时,已是将近40摄氏度的袭人热浪。
由于始终没有接到住宿安排通知,到达多哈之前,我们心里一直没底。然而,当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下飞机时,就立即感受到“祖国亲人”的温暖———中国(卡塔尔)投资贸易促进中心总经理李光富亲自驱车来机场迎接我们。这个中心是在中卡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倡议下于今年4月成立的,为促进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做了许多工作。这些天,由他们主办的“卡塔尔中国家居建材展销会”正在这里举行。
有了李总这个“本地通”,我们心里立刻踏实起来。其实,李总与WTO渊源甚深,20世纪80年代就被派驻日内瓦,是我国复关谈判代表团成员。这次中国代表团来多哈,他主动承担起了接待任务———“这样的大事,一辈子也就一回,为大家服务是我的分内事。”
多哈机场距离市区很近,不到10分钟,我们就来到了中心的宿舍。这是一幢漂亮的3层独院小楼,干净整洁。李总告诉我们,多哈各种酒店的床位只有2000多个,面对这么多的会议代表和记者,这些天多哈房价飞涨,原本每天100美元左右的房间都已涨到400美元左右。而且,如果不是通过组委会,根本拿不到任何床位。
刚刚聊了一会,午饭好了。24小时的长途旅行又困又饿,面对着可口的中国饭菜,精神立即爽了不少。李总热情地邀我俩住在这里———“起码吃得上中国饭菜吧!”我们接受了李总的一番好意。就这样,2楼的一间办公室就成为我们前方报道组的宿舍兼发稿中心。
匆匆吃完饭,我们决定立即去大会会务组。毕竟,这里和北京有5个小时的时差,我们必须尽快领到证件并迅速发稿。中心业务经理蔡文辉和李全相主动开车陪我们前往。
今天到会务组来办证的人员并不多,我们只遇到两个国家代表团的团长来领全团的参会证件。当我们报上自己单位的英文名称———CHINA YOUTH DAILY后,工作人员很快就为我们找出了制作好的精美证件。
挂着记者证,我们俩在WTO会议中心门口合影留念。初抵多哈,一切顺利。特派记者杨得志袁铁成
(本报多哈11月5日电)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