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古稀之年该是呆在家里,颐养天年的年纪了。可是,邢台市南和县贾宋镇冀牌村的7位70岁上下的老人却不甘心赋闲在家,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村民义务修了1500多米长的路。
原来,冀牌村村前有一条土路,它是以卖板材为主要副业的村民到销售地点邢东板厂的必经之路,也是许多在邢东板厂上班的村民每天所走的路。每到雨天,这条路就泥泞不堪 ,行人路过时,鞋子会被泥沾住拔不起来,而车辆通过时,轮胎则会陷进泥里。这条路不仅让村民吃尽了苦头,也制约了村里经济的发展,成为冀牌村村民的一块心病。为改变这种状况,村里一直想铺石子,完成这条路的硬化工程。可如果承包给施工队,村里需要投资9万多元,村里经济状况不好,资金的缺乏着实让村委会犯了愁。
正一筹莫展之际,以老村长冀俊峰为首的7位老人主动请缨,只要村里出料,他们愿意义务修建这条路。于是,一支由冀俊峰、候文德、冀二同、孔同祥、冀秀礼、冀高德、冀同臣共7位老人组成的义务修路队成立了,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有76岁,最小的也已65岁。
今年9月6日,7位老人抛下自家的农活,开始修路。每天早晨7时,老人们便拿着铁锨等工具准时“上班”,除中午回家吃饭的时间外,老人们基本上不休息,常常干到晚上8时多。9月的天气仍然很热,太阳无遮拦地照到身上,老人们很快便汗流浃背,湿透了衣衫。他们就脱掉上衣,光着膀子接着干。有时下雨,老人们也舍不得休息,冒雨卸料、铺石子。“那时侯,每天晚上回来后都觉得胳膊疼、腿疼、腰疼,浑身像散了架似的。”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侯文德老人却一脸轻松。
然而,义务修路,老人们付出的还不仅仅是体力。65岁的孔同祥老人本来在外边的板厂打工,一天能挣15元钱。可是,老人还是回来给村里义务修路。“钱是过路财,花了就没了,可修路是为全村人造福的事,是永久的纪念。”孔同祥老人说。候文德的老伴患脑血栓多年,行动不便,但为支持老伴修路,她每天拖着沉重的病体自己做饭。
9月27日,长1560米的路终于修好了。村支书冀冬林说,老人们义务修这条路,至少给村里节省了5万元,而且路的质量比施工队修得还好。 (实习记者 卢伟丽)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