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专题 > 正文
调查京沪穗三地居民入世反应 八成居民要充电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1月14日07:36 北京青年报

  卡塔尔当地时间11月11日晚上7时24分(北京时间12日零时24分),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仪式在多哈喜来登饭店马佳利斯厅举行,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代表中国政府签字,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走完第二道程序。石广生在签字后的简短致词中说:“至此,中国加入WTO所履行的法律程序已全部完成。根据WTO有关规定,中国将在2001年12月11日成为正式成员。”

  石部长表示,中国加入WTO后,会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当然也会带来很多挑战,但“根据我们的分析,机遇大于挑战”。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还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百姓从多方面受益。普通百姓是否关注加入WTO?对加入WTO又持何种看法?近日本报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进行了调查。

  -“入世”受到国人关注

  在三城市调查中,76.7%的居民表示“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中国“入世”。其中北京和上海居民对中国加入WTO一事关注程度较高,分别有80.9%和81.1%的居民表示“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而广州相对较低,只有68.5%。

  对于“中国加入WTO对个人和家庭的工作、生活的影响程度”这一问题,人们回答各异,三种答案大致各占三分之一。其中24.1%的人认为“基本没有影响”;34.4%的人认为“影响较小”或“一般”;39.3%的人认为“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调查中北京人最倾向于认为影响较大,其次为上海人,广州人则倾向于认为影响较小。

  -多数人认为“入世”后利大于弊

  此次调查显示,有62.8%的人认为,从个人和家庭利益的角度看,中国加入WTO后会“利大于弊”;23.3%的人认为是“利弊相当”;只有6.2%的被访者认为是“弊大于利”。

  北京相对其他两地,居民持乐观态度者稍多一些,回答“利大于弊”的占65.1%,上海、广州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1.7%和61.6%。但在调查中三市也均有一定比例的被访者认为“弊大于利”(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为6.7%、5.3%、6.4%),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部分市民对这一事件的不同看法。

  -北京人认为发展机会将更多

  在对职业的期望上,北京人表现的最为乐观。认为“我在事业上将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一说法:“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想法的北京人最多,占64.1%;其次为上海人,占60.6%;最少的是广州人,占52.6%。

  三市中76.4%的人认为“要给自己充电,以应付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一说法“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的想法。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对职业预期比较低调的广东人表示“要给自己充电,以应付更加激烈的竞争”的比例却是最低的,占71.2%;上海人最高,占80.7%;其次是北京人,占77.5%。

  -半数以上人认为入世后生活将有新变化

  57.7%的人认为“加入WTO后,我的生活质量将会有很大提高”这一说法“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的想法,而表示“很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的人只占17.7%。三地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在北京和上海,很多被访者认为“对过去那些可望不可即的国际名牌,我也能消费得起了”,认为这一说法“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想法的比例分别是:北京55.0%,上海55.9%,两地十分接近。而广州持这一观点的被访者只占34.2%。在广州,比较多的人(17.4%)回答说“不知道”或“没考虑过”,北京这一比例是9.6%,上海为4.4%。

  认为“休闲娱乐生活将更丰富”这一说法“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想法的人占60.6%。其中,上海最高,占66.0%,广州最低占52.4%,北京为62.6%。不知这是否与广州人对职业前景的忧虑有关。

  -“入世”后人们风险意识将增强

  从此次三地市民对储蓄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人们对中国“入世”之后的个人生活有担心,但更多的是乐观的期望。

  认为“我将多储蓄,因为‘入世’后,生活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一说法“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想法的人占40.7%,三地比例相差不大。

  认为这一说法“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人占36.6%,三地存在显著差别:北京、上海、广州这一比例分别为45.9%、38.9%、25.5%。在表达方式上,北京人似乎观点更加鲜明,而广州人则有相当高的比例回答“一般符合”(23.3%)和“不知道/没考虑过”(11.9%),相对应的,北京回答“一般符合”的只有5.7%,回答“不知道/没考虑过”的只有6.2%。

  -越是面临挑战的工作发展前景越被看好

  在调查中发现,不同职业的人员对入世后自己的工作前景表示出了不同的看法。而越是担心自己有失业危险,面临较大挑战行业的人员,越是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前景看好。

  其中政府机构从业人员对“入世”后自己的工作前景最不担心,认为“会有失业或下岗危险”符合自己想法的只占这一群体的20.6%。但与此相反,在该群体中认为“我在事业上将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想法的人却只占34.5%,大大低于其他行业的这一统计数字。

  在股份制企业中员工感到的压力最大,有44.7%的人认为“会有失业或下岗危险”符合自己想法。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也感到了较大的压力,这一统计数字为38.4%,高于三资企业(34.3%)和私营或集体所有制企业(37.7%),列第二位。但同时在这些行业中人们对自己的发展前景也较乐观。三资企业、私营或集体所有制企业人员中认为“我在事业上将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一说法“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想法的人分别占68.6%和67.4%,国有企事业单位占51.3%。

  -居民们认为入世后将会带来不少实惠

  加入WTO后必然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些变化,也将会给百姓带来许多实惠。其中,有89.7%的公众认为今后“百姓看病吃药会比现在更便宜”,89.1%的人认为“人们有机会去更多的国家旅游”,79.2%的人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可以到外企工作”,76.0%的人认为“轿车价格会有较大幅度下降”,74.8%的人认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送孩子到国外读书”,71.0%的人认为“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消费方式将会很快普及”。

  其他半数以上人认为将会给百姓带来好处的方面还有:“国际名牌服装价格会有较大幅度下降”(68.6%)、“国人可以到外国保险公司投保”(56.9%)、“人们有机会购买国外公司的股票”(51.7%)。

  本次调查技术报告

  -调查设计贾红兵 蒙晓平 刘林

  -文章撰稿 李晨

  -调查执行勺海市场研究公司

  -执行说明本月10至11日,勺海公司采用电话号码随机拨号抽样技术,从北京、上海、广州

  居民家庭中分别选出209、206、219位共634位居民就对中国加入WTO一事的看法进行了调查。其中男性占47.8%,女性占52.2%。最低年龄15岁,最高年龄65岁,平均年龄37岁。受过大专

  及以上教育的人占36.3%。调查结论可以推论到北京、上海、广州所有15岁至65岁,拥有家庭住宅电话的普通居民。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发表评论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WTO“呼叫”就业新岗位 寻呼小姐转岗大行动(2001/11/14/ 07:05)
石广生和龙永图“身价”狂涨 批量给代表签名(2001/11/14/ 07:01)
多哈会议陷入僵局 会议通宵进行(2001/11/14/ 06:57)
《财经》杂志专访龙永图:谈判是这样完成的(2001/11/14/ 06:57)
京沪穗调查:八成居民入世之后要充电(漫画)(2001/11/14/ 06:42)
人民日报:鸿沟与桥梁(经济札记)(2001/11/14/ 06:28)
多哈会议面面观--细听外国专家学者评说(2001/11/14/ 06:26)
中国复关首任谈判代表团团长:入世后责任更大(2001/11/14/ 06:25)
从多哈起步--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扫描(2001/11/14/ 06:23)
世贸组织候任总干事说:中国入世意义深远(2001/11/14/ 06:2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分 类 信 息
订信息获扫描仪!
:MCSE通往CIW大师
   百年好合婚庆服务
   1.8元租别墅办公
:进口车其实也不贵
   春秋旅游网站优惠
:国际汽车驾驶证
   三毛钱打国际长途
:流行都市时尚经典
   最新人才招聘信息
:深圳通宝跳蚤商行
   香港快件只3.8元
:最新飞行器广告
   丽人空间美容美体
:滨河精品现房发售
   独爆冷门寻代理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 WSG石器时代9折
  • 网通全国IP卡59.99
  • 联通IP卡32.49
  • 吉通IP卡 63折
  • 移动IP卡 48折
  • 网通包月上网卡52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