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邹声文)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总体上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表示,要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力争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
国家环保总局指出,虽然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 然十分严峻。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深,并呈现出区域性破坏、结构性解体和功能性紊乱的发展态势。同时,许多地区还存在生态环境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点上的治理赶不上面上的破坏,治理的力量与破坏的力量不成比例。
在我国,森林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生态功能不强。虽然我国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初期的8.6%提高到现在的16.55%,但其中人工林和中幼龄森林占多数,林相单一,森林生态效益下降。另外,破坏森林、挤占林地的现象屡禁不止,每年有200万公顷有林地逆转为无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土地退化严重。我国现有退化草地135万平方公里,约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土地沙化现象突出,每年新增沙化面积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每年增加1万平方公里。
水生态也出现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水环境安全度下降。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淤塞,河流断流;湿地破坏,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富营养化问题严重。
城市生态脆弱,不少城市人均绿地少,地下水过度超采,城内洪涝、水土流失、热岛效应、地面沉降等灾害严重,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我国农药污染严重,污染面积达1.36亿亩;大量的氮、磷流入水中,成为不少水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地膜回收率底,土壤地膜残留现象突出,阻碍农作物生长;养殖业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大多未加处理,成为新的污染大户。
由于多种灾害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红树林面积从历史上的25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1.5万公顷;珊瑚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仅海南省周围海域80%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严重的海岸侵蚀。在海南,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了近300米。海洋生态恶化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