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雷达,三十四个士兵,孤处在乌拉盖——共和国东北边陲的一处草原凸地;一条仅容越野车勉强通行的“车辙路”,维系着每年被大雪封裹七个月的乌拉盖雷达站与遥远的外界的联系。
距离,使这些远离现代文明的军人们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与寂寞;距离,也使这些深知肩上责任的军人们演绎出一个个超越距离的感人故事———
雷达站距团部九百八十公里,在这段颠簸而易陷车的草原路上,越野车至少要走两天。一九九九年除夕,雷达天线突然停转。这是十分罕见的故障,应当由团部派人修理。当时,天上下着大雪,风力达八级,雷达站与千里外的团部被隔成了无法相联的两个世界。战备工作不容耽搁。在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寒风中,站长曹猛和官兵们脱下棉衣、手套,攀上雷达天线架,一节一节地拆下天线塔,寻找故障原因。技师王平的衣服和天线冻在一块儿;李元明的掌心被撕下拇指大的一块皮。每隔七八分钟,天线塔上的人就不得不下到机房喝一碗姜汤,再次投入接力式抢修。除夕之夜,他们就这样在寒冷的雷达架下度过。大年初一早上五点,他们准时向指挥所报上了新年第一批空情。
雷达站到雷达阵地的距离是五百米。这几分钟的徒步距离,有时也会成为生死之隔。二○○○年一月二十八日,百年不遇的暴风雪袭击了乌拉盖,草原上刮起令人恐惧的“白毛风”。狂风卷起残冰暴雪,铺天盖地,气温降至零下四十五摄氏度,积雪厚达一米。阵地上值班的两名战士李启明、袁春国被困两天两夜,水干粮尽,危在旦夕。站长曹猛决定勇闯这一连草原上最勇敢的牧民也望而生畏的“白毛风”。他用背包带把自己和三名战友紧紧拴在一起,踏上了这五百米的生死征程。
大风嘶鸣,伸手不见五指,飞旋的积雪残冰打在脸上刀割般地疼。四个人手拉着手,艰难地匍匐前行,一米、二米……五百米的距离,转了两个小时仍未到达!曹猛意识到,他们迷路了!八年前,战友胡泰松在归队途中遭遇暴风雪迷路,牺牲在距民房只有十几米的地方。
阵地在山坡上。曹猛趴在地上,用手电光贴着雪面扫描,通过光线与雪平面之间微小坡度来判断上坡的方向。在遮天蔽日的“白毛风”中,手电筒只能画出一米远的光弧。他们就一米一米地摸索前进。三个多小时后,当四个冰雕雪人意外地扑进机房时,两名值班的战士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继而放声大哭,狠命地帮他们揉搓冻僵的四肢。
每一段距离都是危险的障碍,每一段距离都留下了官兵们自强不息的脚印。团长何凤群说,这个最远最苦的乌拉盖,反而有全团最令他放心的雷达站,因为“乌拉盖站的战士也能顶得上专业的雷达技师”。
整个雷达团都知道团长说的战士就是何继彦。这名个子矮小的三级军士,是全团雷达兵都铆足劲却总是无法超越的技术尖子。入伍十年来,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何继彦自学了机械、电学等大学课程。为弄懂一个雷达技术参数,常常熬到深夜。为掌握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机械冻胀参数,他带着温度计冒着夏日的高温、冬日的酷寒,在阵地上实测不同温度对雷达机械的影响。如今,连专业技师也时常有问题向他请教,他也因此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何大明白”。在乌拉盖雷达站,人人都像何继彦一样,一专多能。司机同时也是油机员,雷达操纵员也是修理技师,卫生员还兼任炊事员……现在,从装备保养到车辆、锅炉、水泵抢修,从农副业生产、畜病防治到营房修缮,雷达站都能独力应付。
凭着这股不屈不挠的韧性和永不满足的精神,11年来这个小小的团体创造了一连串骄人的成绩:从未让机关派人到连队维修装备;情报无差错率全团最高;年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经连队“蔬菜种植攻关小组”反复试验,一些战士从家乡带来优良菜种适应了乌拉盖的高寒环境,在草原生根。雷达站菜地里出现了“河南田”、“四川田”、“江苏田”……过去机关每年都要派一个车队为雷达站运送生活保障物资,如今,全站年产蔬菜1万多公斤,保证了冬储的需要。他们又用自建食堂省下的资金,自己动手安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收视频道达30多个;集体订阅和个人订阅报纸杂志68种,平均每人2种;根据官兵的工作,站里办起了电工、气焊、烹调、种植等培训班;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站里组织起文学、音乐、美术、书法、财会、无线电、计算机等10多种专业的函授学习;官兵们还自己动手建起了乒乓球室、台球室、图书室,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和草原足球场……远离现代文明的草原深处,这些勇敢的军人们努力消弭着乌拉盖与外面世界之间的距离。
令人欣喜的是,今天,一条公路正穿越草原,向乌拉盖艰难地拓进。但雷达站的官兵们说,现代交通或许可以缩短雷达站与外界的距离,但是,对现代军人而言,来自各种距离的挑战将是永恒的,在迎接挑战中不断完善自我更是永恒的。新华社记者徐壮志 新华社通讯员毛新华 本报记者郭嘉《人民日报》(2001年11月25日第一版)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