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良玉)11月24日下午,栾城县龙化村的村民在村西的一个大坑内挖沙时,挖出一3米多长的纳玛象牙化石,有关专家认为这块纳玛象牙化石距今约三四十万年到一百万年之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11月26日,记者和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科学博物馆馆长杨剑平、原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环境与工程系教授张文山一起来到栾城县龙化村,见到了古代纳玛象牙化石。这根古象牙化 石已断为四截,拼好后的形状为弧形,弧长为3.20米,中上部的直径为22厘米,从其断口处可以看到白色的牙髓化石。
据挖出此化石的张京海和他的弟弟张振海讲,11月26日下午4时左右,他们在村西的大土坑内挖沙时,碰到一块硬乎乎的东西,完全挖出后此物竟有3米多长。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他们就将其拉回了家。当天就有一个人骑着摩托车来要买,他们没卖,打算把它献给国家。
杨剑平和张文山两位专家看过化石后说,这是一种大象的象牙化石。又问张振海还有别的化石吗?如牙床或臼齿之类的,这对研究化石的年代和确定究竟是什么动物的化石很有帮助。但张振海说,当时从一个槽状物中拔出了好几块牙齿状的东西,但看起来那么小都给扔了。随后两位专家来到挖出化石的土坑,在土坑边有村民指着几块“石头”让专家看,张教授说,这是动物的股骨头,但是什么动物的不好确定。在挖出象牙化石的土坑旁,记者看到沙土一层一层的,很规则,杨剑平院长说,从中可以看出当年河流的方向、水流的大小、气候的变化等,估计地下还应该有其它的化石。但遗憾的是两位专家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臼齿。两位专家说,由于没有找到臼齿,从这根象牙的形状看,很可能是纳玛象的象牙化石,距今约有三四十万年到一百万年前之间,对研究石家庄地区的古代气候、地理迁移很有价值。
   订阅社会新闻短信 中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