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远、贾晓宏、霍雷) 今天早晨,当记者由西向东穿过北京城上班的时候,所经之处已经丝毫看不出下过雪的样子。可恐怕北京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忘记前天下雪时的情形:整个北京城的各主要道路变成了巨大的停车场,塞满了大小车辆;人们打不到出租车,公共汽车在路上“趴了窝”,地铁到晚上10点还如同高峰期;人们花了数倍乃至十几倍的时间回家,甚至有人不得不留宿于宾馆。许多读者给本报编辑部打来电话,提出自己的疑问:北京以前比这大的雪有的是,怎么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情景?这场雪并不大的雪, 怎么会给北京交通造成如此大的麻烦?
下雪当晚,记者看到,公交、环卫、公安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很辛苦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到晚上一两点钟,几乎全市的交通警察都还在路上忙着,公交公司的末班车凌晨5点半才返回总站。环卫工人喷洒融雪剂一直到天亮。可是这一切都未能迅速缓解当晚的交通大拥堵,就像一位读者在电话中所说,“我们只看到一个个部门在工作,却没有看到一个系统在有效的运作。”比如,气象部门在雪已经开始下的时候,能不能及时提醒各有关部门和市民:气温偏高,有可能出现“地穿甲”现象;环卫部门喷洒融雪剂的车辆,能不能及时了解到路面交通状况,可不可以由交管部门为其开辟一条通道;公交车、清障车、喷洒车等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承担重要任务的车辆均没有配备防滑设备,雪中的交通事故是否有更简单的处理办法,而不是让所有司机观摩一场交通事故处理后再被放行;虽然主路上的车辆无法行驶,而在一些小街、甚至胡同里车辆却可能畅通无阻,交警该如何在非常时期有效地疏导车辆离开拥堵的路面;当大车在立交桥屡屡出现“趴窝”后,是否应该迅速禁止大车驶入主路;出租车管理部门是否应该制定有效措施督促出租车雪天上路……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订头条新闻送千元大奖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