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学家“核心竞争力”创新 中科院院士龚岳亭谈张永莲当选新院士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2月12日12:51 解放日报

  获悉自己弟子———66岁的张永莲日前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龚岳亭兴奋地说:“这充分说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科学家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不懈去创新,就会有丰厚回报。”

  创新,艰难困厄不懈

  今年初,世界顶尖学术杂志《科学》以整整3页篇幅报道了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研究所研究员张永莲课题组的一项原创成果:在大白鼠附睾内发现一个名叫“Bin1b”的基因有调控精子成熟的功能,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界级的震动:研制男性口服避孕药曙光在前。

  说起弟子的创新路,龚岳亭院士一言概之:“苦”。整整5年,困难不计其数:买不起纯种大白鼠,他们只能用普通杂种老鼠顶替;经费最拮据时,张永莲靠向其它课题组借债度日;好几次国外实验室抛来了绣球:给经费,甚至允许她带研究生过来,只是将来的成果要改姓氏,张永莲摇摇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希望以中国科学家的身份摘取科学桂冠。”获悉论文发表,张永莲与弟子们激动得相拥而泣。

  功成名就后,张永莲没有停歇。目前,她正与国外合作,将研究目标聚焦到身体机能更接近人类的猴子身上,已在猴子体内寻找到了10多个调控生育的“基因钥匙”,正层层揭开它们的奥秘。

  创新,年龄不是障碍

  张永莲转向男性生殖研究时,已是60岁的“老人”了。这种年龄,在不少人眼里是创新能力已衰,没啥“花头”了。但张永莲不服老,“就算是搏一搏吧,我还有50%成功的希望!”事实证明,无论是创新精神还是创新能力,未必“年纪不饶人”。

  龚岳亭院士因此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创新需要年轻人当主力军。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像张永莲这样的工作状态,完全可以继续创新。把行政上的退休规定简单绝对地移植到科技界,要求65岁以上的科技人员,甚至是一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依然旺盛的科技人员一律退休,也是一种人才浪费啊。”

  当选院士,意味着张永莲的科学生涯延长了。只要精力允许,她可以在科研的岗位上一直干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永莲“很幸福”。

  创新,论文不是唯一标准

  5年创新路,张永莲遇到的压力除了钱,还有每年的考评。长期来,论文成了评判科研人员工作业绩和能力的唯一标准。没有论文或论文篇数少,第二年争取科研经费和相关政策就难。早在1998年,张永莲教授的这项研究已初步有了些眉目,“发论文吧。”有人希望早日打破沉寂。张永莲前思后想,最终没有把初步结论抛出去换取一些眼前利益,相反更低调,直至完全成熟才向世人公开。

  龚岳亭院士认为:张永莲的成功再次显示,科研本是寂寞事,科学家要有“白首穷一经”的耐性,管理部门也要创造“10年磨一剑”的宽松氛围。目前,科研院所鼓励成功的意识很强,但也要容忍失败。据悉,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已开始改革考评标准,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每4年对从事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人员,从课题前景、进展、发展后劲等几方面综合评判,从而决定经费等支持力度。论文,不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标准。

  本报记者汪敏华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浪商城推荐
  优雅钻饰专题
  • ISO9002质量认证
  • 钻石鉴定证书
  • 单钻链坠
  • 新款钻石女戒五折
  • 优雅之恋套件999元
  •   成人用品专题
  • 佛裸蒙
  • 西班牙D5水
  • 性欲香水
  • 性爱玩偶
  • 奴隶液
  •   数字MP3专题
  • JNC 882
  • JNC 883+
  • JNC 892
  • MSC N64
  • JNC W3900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