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血吸虫病在广东死灰复燃 省领导部署防治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2月12日16:38 南方日报

  本报讯 昨天下午,我省21个地级市及顺德市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收 看了由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全国血吸虫病暨地方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 ,又召开了全省血吸虫病暨地方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兰芳副省长在 会上对我省“九五”期间血吸虫病暨地方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进行 了总结,并部署了“十五”期间血吸虫病暨地方病防治工作。

  李兰芳指出,“九五”期间,全省自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得 到进一步巩固,于
2000年6月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今年9月 消灭了丝虫病,稳定控制了布鲁氏菌病,鼠疫的疫情平稳并得到有效控制。

  但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也不容忽视。与我省毗邻的省份有的疫区血吸虫 病疫情仍很严重,我省通过劳工流动或旅游而引起的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时 有发生,这表明我省外来疫情输入或者原疫区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的危险仍然 存在。碘缺乏病虽然在去年通过了国家的评估,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 标,但全省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并不平衡,汕头市的两个区和潮阳市还 没有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碘盐的加工、推广和管理工作也还存在 一些问题。另外,由于我省部分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有“吃鱼 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华支睾吸虫病等主要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仍 然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鼠疫虽然近30年来在我省湛江等老 疫区得到有效控制,但邻近部分省份人间、动物间的鼠疫依然活跃,对我省 造成一定的威胁。

  为更好地巩固成果和进一步搞好血吸虫病及地方病防治工作,李兰芳要 求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长效管理;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队伍素质;狠抓落实 ,加强检查督促。(欧旭江、符信)

  ■ 小资料

  何为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 血吸虫主要有三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 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在我国因只有日本血吸 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长 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十三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流行,解放初期估计有患 者千余万人。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

  ■ 相关链接

  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国有血吸虫病人1200余万人,病牛120万头 ,钉螺面积148亿平方米,现在这几个数字已下降为:血吸虫病人69· 5万人,病牛5·9万头,钉螺面积34·5亿平方米。中国是世界上日本 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在血吸虫病控制方面取得 巨大成就的国家。截至2000年,全国在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市、自 治区)中已有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5个省(市、自治区)、2 43个县(市、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有62个县(市、区)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目前,全国尚有108个县(市、区)未控制 血吸虫病流行,但这些县、市的疫情均大幅度下降。

  虽然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率已降到较低水平,但由于受到生态 环境、社会经济因素和科技水平的制约,我国血防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如钉螺分布广、流行区频发洪涝灾害、人畜流动频繁,加剧了传染源的扩散 。因此,控制血吸虫病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分 类 信 息
订信息获VIP邮箱!
:IBM笔记本岁末特价
   走向世界英国留学
   音乐餐吧年底特惠
   学开车到大宝驾校
   1.8元租别墅办公
   不手术治子宫肌瘤
:美日入世新价格
   购瑞宏机票有礼送
   真汉子的选择!
   鲜花为您传真情
:颐和园=谊和缘
   美国新创电脑学院
   钢结构安装生产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二手物品信息登记
   华夏未来和平幼教
:柏林顿大学MBA招生
   东方神州招合作
   省内游优惠线路
:美好生活从鑫都始
   大方广告公司诚聘
:礼迎入世礼动江西
   让都市冬天亮起来
:好大夫美牙器
   超乎所值的性价比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