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王波 李煦) 今天凌晨4点钟,家住北京市宣武区的穆斯林乡佬李启慧就步行半个小时赶到牛街礼拜寺,沐浴、上殿、礼“晨礼”。和往年一样,在平静中,74岁的李启慧度过了一年中最吉祥、最高贵的月份——斋月。
依照伊斯兰教的教义,在斋月期间,李启慧每天从天将破晓至日落时要进行斋戒,并在一天规定的时间里,5次进寺沐浴,上殿礼拜。
与全世界穆斯林一样,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2,000多万穆斯林都要按照伊斯兰教规定,在每年教历9月斋戒一个月(今年是11月18日至12月17日)。中国的34,000多座清真寺与平日一样,每天要5次响彻诵经之声,虔诚的穆斯林们不但要按时进寺礼拜,还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斋戒。
只是,与世界上一些穆斯林地区斋月期间不断响起的爆炸声和子弹呼啸声不同,中国穆斯林是在平静祥和的气氛中度过这段重要时日的。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阿訇说,“斋戒不仅是白天禁止吃喝,还包括肢体斋戒和心灵斋戒,禁绝一切不良行为。”
李启慧说:“从1984年开始至今,除了教义规定必须封斋的一个月外,我每年还都要再主动封斋两个月。”
担任北京市宣武区人大代表和北京市宣武区委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的李启慧,白天的工作十分繁忙:开会、接待群众来访、处理宣武区伊斯兰教协会的一些日常事务等。
“这么多的工作并不影响我守5时,每天我都会按时赶回清真寺做礼拜。万一错过时间,晚上也要补上。”李启慧说,“另外,我的汉族同事也给我的封斋创造了许多条件。他们白天不当着我的面吃东西、喝水;礼拜时间到了,尽量让我赶回寺里进行礼拜。”
按照伊斯兰教义,不是所有伊斯兰教徒都必须封斋。那些旅行、行经、怀孕、哺乳者以及老人、儿童、体弱、患慢性病和日以继夜工作的人们,可不封斋,或者延缓补斋,或者施舍补赎等。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虽然没有封斋,但我已通过向清真寺捐钱进行了补赎。”今年35岁,在北京一家外企公司工作的穆斯林马晓月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于广大穆斯林恪守教义度过斋月,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自由。他们的宗教信仰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护。”陈广元说。
东四清真寺和牛街礼拜寺是北京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两座清真寺,建寺时间距今已分别有500多年和1000多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曾多次投巨资对这两座结合了中国古典宫殿和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古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这次斋月恰逢寒冷的冬季。政府为了保证穆斯林做礼拜时不被冻着,牛街礼拜寺成为了牛街地区第一家用天然气烧热水和取暖的单位。”牛街礼拜寺管委会主任白增福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了让斋戒的穆斯林在饮食方面更方便,每天开斋时,清真寺要为斋戒的乡佬们准备热水、提供“热饭”等,有时还无偿地提供一顿简单的开斋饭。
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保群介绍说,目前北京市共有清真饮副食网点988家。最近又专门在全市大中型菜市场和超市设立了67个规范化清真食品经营专柜。
在牛街地区生活了一辈子的91岁的乡佬杭恩亮说:“正是由于中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穆斯林才能过上这么好的斋月。”
杭恩亮还特意介绍说,每年逢民族传统佳节,各族群众都要互相祝贺节日。北京的一些穆斯林逢开斋节时,还要将当天炸的馓子和油香,送给汉族邻居;汉族邻居有时也专门买一些清真食品送给穆斯林邻居,做为节日的贺礼。
每天都要听广播、看电视的杭恩亮也有担心——世界上一些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在斋月期间的动荡。“作为穆斯林我们反对暴力,反对一切恐怖活动,爱好与不同文化的人和平相处。”他说。(完)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