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腐败分子,人们总条件反射似地将矛头指向那些头顶乌纱、手握实权的特殊群体。可不是,绝大多数的腐败分子在行迹败露、锒铛入狱前,都有头有脸,威风八面,显赫一时,这其中又以领导干部居多。民间有句戏语“你想腐败还没机会”,说的是腐败也讲身份地位,轮也轮不到一日为三餐奔忙的平民百姓头上。当然,凡事都不能一棍子打死,这不,南京就出了一个与官阶职衔毫不搭界的司机贪污犯。
这位“与众不同”的贪污犯名叫杨军,是检察机关在侦破南京奶业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金维芝经济犯罪案时顺手给“牵”出来的。说实在话,我挺佩服办案人员的眼力,像杨军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必须申明,笔者并无贬低司机职业之意),竟也不能“侥幸”一尝“漏网之鱼”的乐趣。检察机关现已查明,在短短几年时间,杨军贪污金额高达二十几万。
在普通人眼里,司机的职责无非就是驾驶,并无搞腐败的本钱。那么,这个杨军又是如何“生财有道”的呢?原来,杨军和车主、有“南京奶王”之誉的金维芝有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正因如此,人称奶业集团的“二把手”杨军的脑袋显然不只局限于方向盘上,他十分擅长利用这种“狐假虎威”式的权力资源,见缝插针,巧取豪夺,倒也入账颇丰。倘若他依附的金维芝这棵“大树”不倒,杨军的“二手腐败”无疑将继续演绎下去。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只是个驾驶员就这么贪,如果当了官还不知会怎样。”这大抵是他的真心话。
像杨军这种通过别人搞腐败(姑且称之为“二手腐败”)的丑恶行径古往即有,较有代表性的当推清代和的家奴刘全。和为历史上罕见的大贪官,而刘全的贪婪本性则一点不逊色于其主。在清初,一个正一品的大官,年俸才三百多两银子、禄米每年才百余石,虽经雍、乾两朝增加“养廉”钱及“公费”钱,但年收入仍然有限。和东窗事发后,仅从刘全家中抄出的银子就高达二十余万两,并有大珠及珍珠手串等大批珍稀物品。在当时那种封建氛围下,“有其主必有其奴”并不叫人奇怪,更何况,和在当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大人物。但对于一个迈入民主与法制化的国家而言,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其有多大权力,这类现象都是让人坚决不能容忍的。
“二手腐败”是官场孽生出的一种怪胎。由于其不处于“浪尖”上,所以不容易被人觉察,尽管行为者只是普通角色,但造成的危害性却不容小觑。不在其位却能谋其事,足以说明我们的干部监督机制存在漏洞。一段时间以来,领导干部“权力转让”的现象时有发生,凡是和领导关系亲密的“身边人”,都有机会或明或暗地干些腐败的勾当。官场不正之风本已严重影响到和群众之间的感情,在这已呈畸形的关系网中又攀附出新的蠹虫,怎不令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呢!
“领导干部当自律”,这话决不应只挂在嘴上,而要在具体实践中身体力行。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领导者,首先要管好自己。须知,权力和腐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领导者只有切实加强自身的防腐拒变能力,才可避免自己“信得过”的身边人干些“信不过”的事出来。 (谢志伟)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