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要编纂出版一本《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对过去一年的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对来年的形势作出预测。根据今年出版的蓝皮书的分析,2002年的中国社会形势走向将呈七大趋势。
一、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将得到确立,执政党的创新将取得新的进展
2002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举行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自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来举行的第九次全代会,也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来举行的第五次全代会,同时,也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举行的第一次全代会。“十六大”将提出和确认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政策方针,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和以往一样,社会各界公众对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和所制定的新方针抱有很高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即将举行的中共“十六大”将就执政党的理论创新、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作风与思想观念,以及相关的体制、规范进行积极的改革。这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同类改革过程的延续,因为有了过去10多年的经验和总结,这样的改革将更有系统性、更有实效,以使执政党在全新的开放阶段更科学地施政。无疑,执政党对变化巨大的社会经济现实的积极适应,将会引领出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活更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将保持一个比较快速的势头,为社会形势健康平稳格局的实现提供基础
各种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很多不利因素,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不容乐观,国内经济格局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在2002年,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7%左右。权威的经济学家认为:“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7~8%就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均衡经济增长率”。中央政府关于2002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将依然致力于扩大内需,也将更加注意各政策之间的关联性,以争取政策的积极效应的最大化。
中央政府将把防范金融风险以及其他领域中的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也会成为优先的政策主题之一。关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对外出口、注重农业发展等历年来的政策议题也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将出台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党风和社会道德风气问题将引起更集中的关注
2001年9月和10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布了两个重要的文件,分别涉及到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和公民的道德建设。这是多年来关于党的政治纪律与社会道德的思考与实践的总结。这两个文件的重要性在各类媒体上得到广泛的宣传,也为在2002年乃至以后一段时期内强化这两个领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将从制度健全和思想教育两个方面得到强化,意在使执政党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逐步消除多年来因为部分干部党风不正问题产生的各种消极的社会政治后果。被作为精神法宝的“三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的重要性也会再次提出来,并逐步落实到各级公务员日常的政治学习中。公民的道德教育将会在学校、家庭、社区和单位各个领域中展开,并通过传统的和创新的途径来推进。全社会的道德风尚建设会在2002年成为一个热点,以逐步消除社会上久已存在的各种不良道德时弊。
四、公众对社会稳定和生活水平改善的预期将提高
社会的不断开放在给公众带来各种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许多调查结果显示,面对新的开放现实,绝大部分居民一如既往,对社会的稳定怀有很高的期望,正是由于切实地意识到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相关的压力,他们总是把稳定预期具体到许多涉及到个人与家庭的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里,职业稳定、收入稳定和生活环境的稳定是这种期望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政策稳定,也是很大部分公众中预期的主要内容。
显然,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格局中,稳定的公众预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理基础。2002年的一个重要趋势将是:正是因为公众会在各个方面感受到或经历到更多的生活压力和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以增加收入来抵御压力的预期将尤其强烈。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将是5.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将分别是3.1%,收入增长的速度在城镇居民中可能会缓慢地下降,在农村居民中的增长将极其缓慢。不同单位的调查都显示,在城镇中,如养老、医疗以及子女教育之类的支出压力在逐年增强,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在2001年对10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最受关注的前三位问题是医疗改革、社会保障和失业就业三大问题,这三类问题无一例外与公众生活压力的增强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诸多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这样的压力暂时还难以完全解除。这样,把期望寄于收入增加之上,对绝大部分公众来说,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也会成为他们评判政府相关政策的重要尺度。
五、各个领域的改革将获得进一步的推进
可以预见,体制改革在2002年将更加积极而谨慎地推进,巩固已经有的改革成果并在此基础不断深化,将成为重点;各领域的体制改革政策措施之间的协调与配套,将被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上;化解一些改革举措而产生的即时性消极后果的工作也会引起高度关注。
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虽然起步晚,进展艰难,但是政府将在2002年全力推动有关改革,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具体措施,将会给各地区更多的自主权。沿海地区的一些省份已经着手尝试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推及到农村地区,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有的制度的落实还面临很大的困难,对此,中央政府将在激励地方的创新努力的同时,也注意整体上的协调。养老、失业、医疗、救济等领域的改革原则已经逐步明晰,但是2002年的相关政策落实过程肯定会遇到一些老问题和新问题,包括资金缺乏、新旧机制过渡期的摩擦等,可以预见的是,政府将正面回应这样的难题,以在这个牵涉面很广泛的领域里实现改革的重大突破。
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新的年度里,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所带来的压力与推力)的作用而显得极为迫切,不但大型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有更大力度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来提供,占企业总数93%的中小企业也需要以各种灵活的方式来彻底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在新的一年里,行政的与市场的力量将双双成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引擎,特别是对民航、铁路、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性比较强的行业实施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行政力量的推动,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提高,会成为特别关注的问题。
六、加入WTO将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开放
2002年是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的第一年,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逐步向国际规范和惯例转变,虽然这种转变在一段时期内并不明显,但却是一个新的进程的启动。
这种开放格局不仅会表现在经济领域,也会显著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国际规范和惯例的逐步实施将首先对一些政府部门的职能转换发生影响,社会管理机制的变动将因此而获得更大的动力。在很多领域,规范意识的明确、透明度的增强和公众个人选择范围的扩大,将在新的一年里,显示出最初的积极势头。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生活领域的活跃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在职业选择、居住地选择、出入境、法律援助、个人生活愿望形成新型的关系。
也应该指出,在积极地应对加入WTO以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时,还有部分政府官员、部分企业界人士和部分居民在心理上、技术上和思想上准备不足,一些旧有体制规范、准则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尤其在加入WTO之初的若干年内,扩大开放和推进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会遇到一些难题,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七、失业(下岗)依然是一个困扰政府和部分公众的严峻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在2002年将继续推进,会有相当部分职工走进失业(下岗)行列。2002年将有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离开再就业中心,其身份由下岗者转为失业者,这会构成极大的心理冲击。一些下岗者以各种方式回避这样的选择,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就业前景,而领取基本生活费和领取失业保险金,对这些人来说,不是简单的转变,而是表明他们已经是没有单位(依托)的职工。因为目前失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一下子还无法完全为这些人建立起心理上和生活环境上的保障屏障。
未来几年也正是中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高峰,预计每年新增劳动力857万,而近年来的趋势表明,这将使新增外出劳动力人数不少于600万。考虑到一些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将直接吸纳农民成为城镇居民,这部分人如果没有工作岗位,也会进入城镇失业人口行列,登记失业率在2002年将有所上升,也是预料之中的。(来源:中国网)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