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不断低龄化的特征。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一个最为直接、主要的原因。据长安区法院少年庭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所接触到的少年犯罪中,90%的人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如今,教育不当已成为家庭美德建设中的一个误区。
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家庭,因此,对人的性格最易发生影响而且影响最深刻的首先是家庭。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及家庭的整体氛围等方面。
关爱≠溺爱
如今,城市的独生子女率在逐年升高,由此所带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因为一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往往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百依百顺、即使子女犯了错误也对其包庇的态度,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少年一旦进入社会,很容易以自私任性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从而发生违法犯罪行为。长安区法院少年庭的张庭长告诉笔者,曾有一位母亲对儿子过分宠溺,对孩子在外面打架斗殴从来不管不问,直到儿子因伤害罪被判刑时,这位母亲还在百般争辩,认为孩子不该被判刑,而这位已上中专的小伙子也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叫犯罪,对母亲的话深信不疑。
棍棒之下能出成绩?
当今社会,没有知识就很难有立足之地。有的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深深体会到了没有知识的难处,所以希望子女学习成绩优秀也无可非议。但是,有的家长对学习成绩不好或做错事的孩子,动辄骂声相对、拳脚相加,致使孩子产生逆反、对抗心理。在长安区法院少年庭有关少年犯罪的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更多孩子呼唤父母对自己多一些理解、支持及引导,如果父母当初采取的不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自己也不会产生那么严重的厌家、厌学心理,更不会跑到社会上和一些不务正业
的社会青年胡混,以致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父母离婚———
孩子心中永远的痛!
张某,一个12岁的男孩,因盗窃受到处理。经测试,其智商仅相当于七八岁儿童的水平。张某的父母在离婚时为了赌气,都争着抚养孩子。没多久,双方各自成立了新的家庭,这时孩子成了累赘,爸不疼、妈不爱。说到这儿,法院的工作人员有些气愤,“互相推脱还不算,有时双方都不让孩子进门,使孩子整夜在外面饿着、冻着。”最终,张某流浪街头,开始偷东西。当被公安人员发现时,他的冷漠和孤僻让人不禁感觉到,由父母离婚所造成的伤痛已深深刻在了他那幼小的心灵里,极有可能伴其一生。
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其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础,尤其是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素质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由教育不当所引发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中的一颗毒瘤。教育不当已成为家庭美德建设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能正常发育,整个肌体就能健康地成长。家庭稳定,社会就相对稳定。家庭美德则是维系家庭关系、保障家庭温馨幸福和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减少因教育不当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真正做好家庭美德建设,每一位父母对此都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自觉承担起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本报记者 杨倩 实习生 姚琳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