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卉在黄河决口处
第一时间采访灾民
12月23日下午,肆虐了7天的黄河内蒙古乌海段决口流凌被降服了,经过艰苦的努力,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及专家的献技献策,黄河大堤乌海段决口终于被堵住了。虽然已回到北京,但回想起在乌海采访的三天三夜,一切仍难以忘却。
12月20日早上,接到采访任务,记者乘坐当天上午最早的航班经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再至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到达乌海市时已经是当天下午4时。
这次黄河决口使当地将近4000人失去了家园,灾民们被临时安置在学校内。当天晚上在乌海市乌达区的内蒙古矿业职工大学,记者找到了受灾最严重的乌达农场五连的村民。回忆起黄河凌汛冲破防洪堤扑面而来的情形,许多村民仍心有余悸。
经过详细的探问,记者找到了乌达农场五连发现决口最早的王老汉、被儿子硬拽上汽车的赵二魁、被从水中救起来的李金花母女。等到采访完成回到住处已是晚上11点钟。连夜赶写《逃离黄河决堤》,北京市民终于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灾民面对黄河决口那一瞬间的生死抗争。
浸水后裤子硬如铁板
21日早晨,记者随抢险队员走进受灾村庄。冰面很薄但水深有两米多,小心翼翼地走在上面,能清楚看到下面游动的水泡,一只小青蛙腿脚伸得很直,但已经结结实实地冻在冰层内,宛如琥珀。走进村内,除了脚下“嘎嘎”冰开裂的响声,很难再听到其他声音,一切声响似乎都已被封冻在冰面下。
早晨,黄河岸边非常寒冷,照相机不太好使唤。将电池在手心里焐热后才能继续拍,但拍一张后就显示电量不足,只好掏出来再暖。一户人家院内有辆三轮车,只剩下反光镜和车斗的栏杆露在冰层上。为找角度拍照片,记者踩上一堆柴草垛,刚按下快门忽觉脚下一软,一条腿已经掉进水里,抢险队员赶忙过来把记者拉出来。原来这只是漂在冰面上的一小堆柴草,下面的河水没有冻住。还好,照片拍上了。几分钟的工夫,浸过水的裤子开始结冰硬如铁板。第二天,我们随村民王雁到他家看房子受损情况。房子窗户下的水深有1米多,王雁穿着塑胶水裤先试探着走到窗户底下,记者紧随其后。冰层的高度在窗台上,记者抓住窗棂就准备进屋,脚伸进去却发现没有踩住冰,原来屋内的水没有结冰。就在这时,窗台外脚下的冰传来“嘎嘎”的响声,“快跑!”记者随着王雁赶紧逃离这座恐怖的院落。房屋内床漂在水面的图片没有拍成,白灌了一脚水。上次落水的是左脚,这次是右脚,倒也公平。
为写稿不敢吃药
抵达乌海市的当天下午,同事张卉就有了感冒的迹象,咳嗽不止。但是需要采访的地方很多,这次黄河凌汛泛滥,受灾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从最外围结冰处走到黄河决口处,大约需要1个小时。白天狂奔找人看现场,晚上很晚才能回到住处写稿,为保持清醒状态,张卉不敢吃感冒药,强忍了三天。三天时间内,她还五次进入冰封的村落。
22日下午张卉进入受灾严重的五连采访,出来时已经是5点左右,天开始变黑。白天可以发现哪里的冰能走,哪里的冰上有窟窿,但到了晚上什么也看不见,附近的村民也不敢在冰上走。因为晚上还要写稿,张卉只能试探着往外走。她拄着一根细细的木棍,平时1个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两个小时,出来时发现腿已经软了。回头看看,天已经全黑,2米开外什么也瞧不见。
23日上午,黄河决口只剩下不到8米宽,但水流仍然很急,张卉走到决口的最前端拍武警抬沙袋的照片。脚下的沙土是刚刚填下去的,很松软而且不时有沙袋被水流冲走。她拍了两张就被维护安全的警察一把拽过来,“太危险,不要命了!”
北京晚报受欢迎
在抢险前线采访,只要说出自己是北京晚报的记者,对方最常说的是:“我知道北京晚报,发行量100多万。”报社坚强的实力为采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抵达乌海市的第二天,记者见到了市委宣传部部长,他建议先到灾民安置点看看,听说记者昨天晚上已经连夜完成了采访时,他有些吃惊,“你们记者的敬业精神真强”。
在黄河决口现场,记者见到了乌海市市委书记哈斯巴根,接过记者的名片,他笑着说:“我知道北京晚报,1998年抗洪,我和晚报记者聊了好长时间。”接下来的采访就很顺利了。从这次黄河决口原因到现在救灾物资的准备再到将来新村建设等等,他讲了一个多小时。事后旁边的一位记者羡慕地说:“还是你们报社的影响大,这些采访内容我原来都没有得到,这次我也顺便记下来了,沾了你们的光。”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