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陈水扁拒绝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甚至公开否定“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围绕坚持还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更加尖锐、激烈,两岸政治僵局未能被打破。但祖国大陆大力推动两岸各项交流,岛内各界强烈要求“三通”,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经贸往来和各项交流。
一、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反对“台独”,求和平,求发展 仍是岛内的主流民意。
在国际经济景气低迷不振的情况下,祖国大陆经济发展一枝独秀,经济力量进一步壮大。申奥成功,APEC高峰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打击岛内“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祖国大陆坚持捍卫一个中国原则。10月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台湾在“一个中国”原则上“不能回避,也不能模糊”。年底,国台办主任陈云林严肃地指出,如果台当局继续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进一步否认“九二共识”,只会毒化两岸关系,造成两岸紧张和对抗。
祖国大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祖国大陆遏制“台独”的实力进一步提升,对岛内民众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岛内民众对“一国两制”支持度明显升高。
其次,台湾地区年底“立委”和县市长选举虽引起岛内政局的微妙变化,但未从根本上改变“反对‘台独’、维持现状”的主流民意结构,更未突破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
再次,国际社会“一个中国”的框架更加牢固。台当局“加入联合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等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均未得逞。台湾当局在上海APEC会议上打“李元簇牌”、谋求突破APEC“惯例”、宣扬“台湾主权”的图谋也遭重挫。台当局进军东欧的“滩头堡”马其顿也与台“断交”,与我复交。
二、台当局公开否认“九二共识”,加快“实质台独”步伐,致使两岸政治僵局无法打破。
一年来,陈水扁虽一再摆出缓和两岸关系的虚假姿态,但基于自身的“台独”理念,特别是李登辉及“基本教义派”的牵制,把强化“实质台独”、“以拖待独”的大陆政策作为稳定内政、巩固执政基础的工具,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
首先,刻意模糊、回避、甚至公开否定“一个中国”原则。陈水扁在“元旦讲话”中抛出所谓“统合论”,后又多次声称以“未来式”定义“一个中国”,强调“一个中国是可谈的议题,不是两岸对话的前提”,极力回避“一个中国”原则。今年5月,他提出以所谓“民主、对等、和平”作为处理两岸关系的三原则,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给两岸重开谈判设置重重障碍。尤其是,陈在选举中公开声称接受“九二共识”就是接受“一国两制”,就是“卖台”,暴露了其“台独”面目,进一步毒化了两岸关系。
其次,利用执政地位和资源,加快“实质台独”步伐。一是购买了总额近60亿美元、包括攻击性武器在内的美式先进武器,大搞军事演习,强化海空兵力建设,幻想增强“以武求独”的筹码。二是推出“本土化教育”政策,强行在中小学实行“台语”教学,鼓动各大院校删减、甚至取消与“中国”有关的课程,并在日常生活、大众文化领域灌输“台独”意识,妄图借“文化台独”削弱中华文化的影响,培植以“台湾”为核心的“民族与国家认同”。三是加速“去中华民国化”进程。台当局指令台军取消反“台独”教育,拆除军营有关“国家统一”的标牌;“外交部”研拟落实“护照加注台湾字眼”、策划将驻“无邦交国”的办事处由现在的“台北”改称“台湾”;“新闻局局徽”取消“中华民国地图图案”等。四是与“台独”、“藏独”分子打得火热。3月19日,陈水扁勾结岛内外“台独”分子,一手策划了所谓“世界台湾人大会”闹剧。3月31日,他又允许“藏独”头目达赖访台,加速“两独”合流,共同对抗祖国大陆。
再次,延续李登辉分裂路线,推行“亲美化”、“人权化”为主体的“外交”策略,谋求扩大“台独”空间。一是利用小布什调整对华政策、中美“撞机”危机之际全面投靠美国,大肆购买美式武器,加强军事合作,大搞“过境外交”;同时,利用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机会,推动李登辉访日。实质是充当西方反华势力“以台制华”战略的“马前卒”,谋求提升与美、日“实质关系”,增强台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力度。三是陈水扁、吕秀莲、张俊雄等多次“出访”中美洲和非洲等“外交重镇”,以“元首外交”、“金钱外交”化解“断交危机”,转移岛内矛盾焦点和民众视线。三是以所谓“民主牌”、“人道牌”、“人权牌”,迎合西方国家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谬论,旨在以“国际人权保护伞”争取西方国家的同情与支持,加速“台湾问题国际化”。此外,台当局还妄图在WTO架构下讨论“三通”议题,谋求“两岸对等地位”和“三通问题国际化”。
台当局的“台独”作为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根本对立,破坏了两岸缓和、对话的基础,致使两岸两会商谈无法恢复,两岸关系持续僵持、高度紧张。
三、岛内反对“台独”、要求“三通”的呼声空前强烈,迫使台当局对大陆政策进行局部调整。
台当局的“台独”施政不但恶化了两岸关系,更加剧了岛内政治、经济危机,因而遭到岛内各界的强烈反对。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组成的在野联盟,猛烈抨击陈水扁的“台独”言行,明确要求台当局回归“九二共识”。针对陈水扁所谓“九二共识是消灭中华民国”的言行,连战抨击陈“罔顾事实”,“很危险”;宋楚瑜则批驳陈的谬论“违背了宪法的一个中国精神”,是“隐形的两国论”。针对陈水扁“以武求独”的伎俩,宋楚瑜强调,“军备竞赛不能完全保障台湾的安全”,“台湾绝不能成为美国对抗中共的筹码,否则那是台湾的不幸,会毁掉台湾”。工商界,不论是传统产业界领袖王永庆、高清愿等人,还是与新当局关系密切的科技界龙头张忠谋、施振荣等,强调“大三通”已不再是台湾的“筹码”,以“上万言书”等多种方式,强烈要求当局接受“九二共识”、开启两岸政治谈判,放弃“戒急用忍”,开放“三通”,以挽救岛内经济颓势。
岛内各界的强大压力极大地牵制了台当局“以拖待独”的大陆政策,迫使台当局对大陆政策进行局部调整。台当局被迫试办“小三通”,并通过“经发会”达成“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共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开放大陆记者驻台采访,“开放大陆地区人民来台观光推动方案”等等。但必须指出,台当局的所谓开放政策,主要是提振经济、缓和压力、争取选票的伎俩,其阻挠两岸交流的本质并未改变。岛内舆论批评“小三通”是“大路不走走小路”,实质是拖延“大三通”;所谓“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也是“去了‘裹脚布’,来了‘穿小鞋’”,致使“戒急用忍”名亡实存。
四、两岸经贸交流迈上新台阶,民间往来更加热络。
祖国大陆在进行反分裂、反“台独”斗争的同时,继续贯彻不以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推动两岸人员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岛内政局动荡,经济衰退,促使岛内工商界将投资的焦点转向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市场潜力巨大的祖国大陆。中国入世等积极因素,更对两岸经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在多重有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两岸交流与合作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台商投资大陆再掀高潮,“上海热”、“青岛热”、“西部热”等热潮纷纷涌现。1-10月,祖国大陆新批台商投资项目3312个,同比增长36.97%;合同台资金额53.22亿美元,同比增长71.43%;实际利用台资2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7.37%。台资企业的结构从劳力密集型为主,转向以知识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电子、信息、高科技产业为主。台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向金融、保险、医疗、电讯、航空等领域发展。
其次,两岸贸易再创新高。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10月,两岸间接贸易总额为261亿美元,同比增长4.6%;两岸贸易额累计达2170亿美元,台湾在两岸贸易中获得的顺差累计高达1450亿美元。
再次,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前10个月,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就学和从事商务、交流活动的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其中,两岸文化交流项目超过350个、人员达4000多人次,创历年之最。值得一提的是,两岸经贸迅猛发展、民间往来不断升温的局面,是在台湾当局拒不开放“三通”、阻挠两岸交流的情况下出现的。这表明,两岸接触、往来与交流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展望2002年,台当局的“台独”立场将更为嚣涨,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政策不会改变,两岸围绕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追求统一还是谋求“台独”的斗争将更趋激烈,两岸政治僵局短期内不可能打破。但随着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增强,两岸经贸关系也将因两岸入世而获得较大幅度的进展。彭维学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